筆者介紹錯藍箭后,收到一些讀者的來信來電,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筆者將陸續回答。聯系信箱:lc0297@sina.com
1、劉先生:我比較喜歡看你的文章,你善于把復雜的東西講的簡單明了。但我非常討厭你有什么吹什么!夜明珠你3元不吹,現在20元卻越吹越來勁,我看不慣!希望你這個大名家自重!
答:看好什么寫什么,寫什么買什么,是筆者的一貫作風。沒有的東西,沒研究過的東西,筆者沒興趣去寫。
筆者貼出第一篇介紹錯藍箭的文章時,郵市里它的零售價好象是10元左右。能批量、哪怕是小批量買到3元的錯藍箭,那是憑運氣。其實錯藍箭最低的時候是面值銷售,按這位朋友的邏輯,很多事情不好辦。參與收藏投資,應當注重的,是它未來的增值潛力,沒必要斤斤計較它以前曾經多么低廉,“英雄何必問出處”嘛。否則,你會一錯再錯,離機會越來越遠,只有望洋興嘆的份兒。“猴”票這方面的故事恐怕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了吧。筆者一位朋友1990年就是計較2元錢的差價,和400枚“片藍”失之交臂:當時這位朋友與賣家講好24元/枚交割,結果見面后對方改口為26元,這位朋友一氣之下不要了。“片藍”1997年高峰時5000元很好出手。這位朋友真可謂“沖冠一怒丟紅顏”。
筆者前幾篇文章里,對于錯藍箭的增值空間并沒有具體預測。對于它的未來潛力,筆者只能用四個字來概況:不可限量。看看“片藍”成長歷程和PF5以前的普資封眼下的標價,相信對有心人會有所啟發的。
2、剛才集郵在線聊天室里,有朋友對箭樓封與黃徽封和藍徽封的關系還是沒搞清楚。筆者再解釋一遍:箭樓封前后共發行了三版,三種版式的主要區別在于第一版郵資圖內郵電徽志直徑15mm,二版是10mm,三版郵資圖內無郵電徽志;第一版背面右下有“河南郵電印刷廠印制”字樣,其他版式沒有。箭樓封郵資圖內的防偽熒光郵電徽志在紫光燈下方能顯示,但第一版出現少量郵電徽志肉眼可辨的錯品,有淡黃色和藍色兩種,其中藍的較少,“夜明珠”指得就是后者。錯藍箭的錯色性質與藍電子類似,藍徽色澤較深的那種,郵資圖中藍徽與箭樓對比強烈,很不協調,顯得喧賓奪主,容易產生在郵資圖上銷戳的視覺效應。
至于黃徽封和藍徽封在第一版箭樓封中的比例,有一個數據可供參考:某郵商從經手的10萬枚箭樓封中挑出了1300余枚肉眼可辨郵電徽志的品種,筆者一位朋友去他那里選購,只挑出307枚藍徽,其余均是黃徽。
作者: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