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具有很多特性,本文卻只取其“園滑”、“立場不穩”之一點。
參與股市投資,需要股評。因為股評難做,所以才出現了專職或兼職的股評家。如果股評很容易,人人都會,一評一個準,那要股評家干什么用?股評家就得失業而改行。人們希望股評家分析得在理些,說得準確些,減少點風險,多一點獲利賺錢的把握,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可是世界上的事情是復雜的,千變萬化,千奇百怪,什么不測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的。如果股評家都能一評一個準,有絕對把握,那股評家自己都去炒股好了。炒股賺大錢發大財,豈不更好,何必搞股評賺個辛苦小錢呢?
股評的過高過低的評說,甚至失算或根本相反,總會有的。軍事上也沒有常勝將軍,所以有“勝敗乃是兵家之常事”一說。不過,有一條,稱得上真正軍事家的,必須是勝多敗少的,否則軍事家的稱謂只能是自封的或別人阿諛奉承的,不值錢,經不起實踐檢驗!
當今搞天氣預報,由于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用上了氣象衛星和電腦測算,比起古時候好搞多了、準確多了,但依然有疏漏,甚至出現大的差錯也在所難免。搞股評郵評也一樣,盡管現在各種信息流通十分順暢而快捷,但要從中準確把握,做出一個可靠的判斷也十分不易。但是有一條,氣象預報也好,股評郵評也罷,必須誠信對事,對待各種信息要公正、公平,不能帶有“私心雜念”。
做人難,是說一輩子不做壞事難。評論難,是說經得起實踐檢驗難。股評郵評,對現存的情節,要實事求是,不帶“偏見”,對未來的判斷,要與后市走勢一致或基本一致。不帶“偏見”的評論,涉及的是技術問題、水平問題;而帶“偏見”的評論,反映的卻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
帶“偏見”的職業道德問題的評論常常有以下的表現:
對自己有或自己沒有的品種其前景的描述就大不一樣。自己有的,前景肯定十分光明,理由多多,自己沒有的,根據需要,想提就提,想不提就不提。
有郵商或投資者提出要求,有什么好處約定的,哪怕自己本來就不看好的品種,也要在文章里加以贊賞,甚至專題加以介紹推薦。
今天市場低迷,就說蕭條的理由一、二、三、四、五;明日行情反彈,就講回暖的原因甲、乙、丙、丁、戊。剛剛說過“復蘇回暖、進二退一將是主基調”,不久,“公司放貨、新郵集中發行抑殺了向好行情”又出臺。
昨天還在發表政策的利空觀點,今天行情有反彈,明天就大談政策有實質性改善、政策支持郵市回暖的理由。
這篇文章里講短炒、炒新的害處多多;那篇評論中卻在用“摩肩接踵”、“交易活躍”、“換手積極”、“前景樂觀”給予“歌功頌德”。
明明說過集郵者對量少的小版張望張興嘆,是貴族郵品,影響集郵積極性;卻在另一個場合介紹小版張的投資價值,發行小版張是利市措施,云云。
總之,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場合和什么條件,“玻璃球”郵評總有話可說,而且總是理由充分,“一貫正確”。為私利而郵評、為郵評而郵評,“墻頭一棵草,隨風兩邊倒”,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