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給我一個最大的啟示是,現在郵市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圈,以前也從來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圈。象我這樣的兩棲人決不是唯一的。.---- 添隆投資
添隆兄的這段話說的很好,現在的郵市,就是流動資金的又一個“自由”市場,值得慶幸的是,這個市場國家還沒有收門票,不過我預計隨著郵總的改革水落石出后,以后這個市場就要“賣票”了,呵呵。
期貨我沒有作過,不清楚,據我所知,我國的游資活動的主要版塊為郵幣卡——股市——地產——國債。如果你是一個眼光開闊的投資者, 你就會發現這四者之間包含的重要聯系,你就會看到資金 每年都就象水流一樣,專往低的地方流。一般而言,政策(或者說消息)走在資金的前頭,抓住了政策的命脈,你就找到了致富的鑰匙。比如2001年以來的國有股減持,國債就成了資金的避風港,現在你再看看國債,為什么2007年到期的5年債都會跌破面值,到了96,97元?為什么4月1日管理層公布折換率并明確提出嚴禁沽空,去年的地產狂潮和今年春天的郵幣卡熱,一部分錢從哪里來的?很清楚! 經濟列車一旦啟動,錢就從四面八方出來了,1991年,1996年不都是這樣嗎?郵市炒作的實質就是中國經濟列車的啟動帶來的資金活絡。
而今郵幣卡市場面臨的機遇是巨大的,股市見頂,債市暴跌,房地產明顯過熱,郵幣卡均在歷史的底部。而且郵政正在面臨著改革,這種結構性的改革實質上就是一個“帝國”的覆滅和另外一個“帝國”的興起,常言道,亂世出英雄啊,GCD的打法就是為了發展,先放水養魚,這一個階段就是多快好省力爭上游大發展的時候,這時候你發展了就是“民營企業家了”,要是賺不到錢,也就賺不到錢了,因為發展的開始可以允許有些無序,但是發展之后,就要規范了。所以對于市場而言,現在炒作就是價值回歸,就是幫郵總忙,所以沒事情,等到郵總理順了,打折票治理完了,他心里有底了,你再炒作,那就是“暴炒惡炒”了,郵總就會以正義之師,師出有名的開閘放水,邊摟錢邊“維護市場秩序”了,哈哈。所以我說——行情至少可以到郵票不打折!
順便再說一句,如果有可能,2005年賣完郵票買國債,到2007年又是一季收獲時。
來源:中國投資資訊網 作者: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