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楚
自打馬甸宜美佳郵市裂變那天起,北京的郵商就難得安生過。如今雖說馬連道已經激流勇退,但京城郵市依然是三分天下:馬甸、大鐘寺、西客站。各路資金競相開辦郵市,從積極的一面理解,這至少表明主辦者對郵市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但交易環境不穩定對行情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外地眾多愛郵者對京城龍頭郵市的現狀相當不滿,乃至有人調侃:你們北京郵商是不是搬家有癮啊?有道是安居才能樂業,哪個經營者不希望有個穩定興旺的經營場址呢?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人們期待京城郵市搬家風波早日塵埃落定。
以往每次郵市搬家,市場風聲鶴唳,熱門品種的價格總是應聲而跌。這回鬧搬家對市場人氣雖然有一定沖擊,但各個熱門品種的價格經過短暫回落后,很快便頑強地止跌回升,恐慌氣氛并不明顯,趁機逢底吸貨者倒是大有人在,尤其是2003年一些題材熱門、設計不錯的小版張,更成為場外各路資金圍剿的重點,批量貨源難覓。首席熱門品種依然是“猴三世”家族,被稱為“黃猴”的贈送小版張借助朦朧題材,表現相當活躍,價格緊逼“白猴”(版式二),雙雙回升至26元上方。《甲申年》版式一價格穩步攀升至45元附近。《載人飛船》小版在45元遇到了有力的買盤。《毛澤東》、《青銅器》、《艾滋病日》等2003年熱門小版張繼續受到市場熱錢的追逐,價格回到了20元上方。《癸未年》、《書法》、《岳飛》以及《楊柳青年畫》等熱門題材品種,按市價吃貨,時常會讓采購者空手而歸。2003年小版張承上啟下的市場主導地位,已經得到了市場各方的廣泛認同。最新發行的《鄧穎超》小版,原始貨源被各級公司控制,市場價格被一路“憋”上20元。
一個現象引起一些郵票投資老手的注意,那就是早期的部分經典郵票價格出現了明顯的升幅。整部編號郵票中,《庚申年》,1980年發行的《荷花》等幾套縮量郵票,《仕女圖》小型張,《三國演義》(一組)小型張等歷次行情中代表性領軍品種的價格不知不覺中已經明顯脫離底部。老票價格的穩步攀升,對集郵者信心的恢復,對市場人氣的鼓舞,要比炒作熱門新郵來得真實、持久。
猴年的郵市顯露出些許復蘇的跡象,大家期望市場相關各方,尤其是郵政集郵部門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局面,創造條件,努力營造出集郵者、郵票投資者、郵商、郵市經營者和郵政企業共贏的良性循環。
來源:信息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