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老是聽說醫患糾紛和矛盾方面的事,人們感嘆、抱怨看病難和看病貴,自己沒有經歷過總是體會不深。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期間,因長時間未吃好、休息好,身體抗病力減弱,在抗震救災中不幸感染眼疾。為盡快解除病痛,重返工作崗位,我鄭重決定到當地一家專門的眼科醫院就診,花去醫藥費83.5元,我嚴格按醫囑吃藥、擦藥并用。可5天過去了,我的眼疾癥狀卻并沒有明顯減輕,我對醫院、醫生的水平產生了懷疑,就到住家樓下零售藥房咨詢買了兩種眼藥水,花了9元錢,只用藥一次,就感覺明顯好轉,真是對癥下準藥,費省又效宏啊!
從以上經歷中,我有兩點感悟:一是不要過分迷信名牌、專家,因為責任心和出發點不同,他們會小題大作,會損人利己,會把你帶入痛苦的深淵;二是個別醫院對患者,就象郵政對郵人,不是對癥用藥,怎樣減輕患者病痛和經濟負擔,而是把患者當唐僧肉,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郵政和個別醫院一樣,對郵人麻木不仁,把郵市當成自己的提款機,陽謀與陰謀并舉,欺上瞞下,為撈錢而花招百出。
我們不需要為郵政而舞的新郵行情,大家要認清郵政的本質和郵市發展的規律,郵政的不作為或亂作為,并不能長時間影響人們對郵票的集藏愛好,我們要做的是團結一心,共抗新郵炒作,拉攏靠近普通集郵者,走以藏興郵、以老帶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