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郵市散戶投資者都有過“乘電梯”的經歷:在一輪郵市上揚行情中好不容易買對了一種受到市場主力關照的郵票,郵價被炒上去了。但散戶投資者由于沒有及時在高位拋掉,結果不久該郵票又回到了原來價位,甚至繼續下跌直到被套牢,最后只能被迫等待漫長的下一輪郵市行情到來。下一次郵市行情總算又盼來了,但還是因種種原因仍然未能拋掉,結果該郵票又再次回到原來價位。這種郵市“乘電梯”的情況,幾乎所有的散戶投資者都曾經歷過。郵市“乘電梯”對廣大散戶投資者來說,盡管只是賬面上的盈虧,在實際的炒作中并沒有進行資金和郵品的交換,但是,“乘電梯”的次數如果太多的話,最終只能使自己深度套牢,不但失去了盈利的最佳機會,而且還會搞壞了心態。
造成“乘電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所持郵票的期望值盲目看高。有的散戶投資者看到其他人所買的郵票在一輪郵市上揚行情中翻了數番,甚至賺了好幾倍,于是,對自己所持郵票的期望值也盲目看高,但主觀意愿常常與客觀實際相反,結果往往是在郵市“電梯”的上下過程中,瀟灑走一回。其實,由于目前郵幣卡的板塊和品種實在太多了,真正能被市場壓家相中的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被邊緣化的郵品都是乘“大篷車”被帶上去的,對一般“冷門”郵品的期望值不可過高。
二是買進郵票價位過高。有的郵市散戶投資者盡管對獲利的期望值不是很高,在買進郵票后上漲個二三成拋掉也就心滿意足了。但他投入郵市時,也恰恰是郵市漲到高峰時,各種郵票的價格均已炒高。當他在較高的價位買入郵票后,并沒有出現預想中的繼續上漲行情,郵價反而逐級下調,但他又不肯及時割肉止損,最終郵票被深度套牢,以后郵價雖然也出現過數次反彈,但反彈的高度沒有一次能讓他解套,只得被迫在郵市的“電梯”中上上下下乘個不停。
三是猶像不決,該出手時不出手。有的郵市散戶投資者跟風買入了強勢“熱門”郵票,郵價也的確上漲了不少,本已打算見好就收,獲利了結。但是,到了市場里又被眾多的看好氣氛所感染,生怕扔掉個“大金娃娃”,握著郵票猶豫不決,難下決心。由于該出手時不出手,結果失去了最佳獲利機會,只得再一次搭乘郵市“電梯”。此類例子實在太多,像前些年市場狂炒過的《玫瑰》連體郵資片和《神舟號飛船》大版張,最終都是從高位又跌回地板價。
郵市乘“電梯”,個中原因多,但主要還是緣由“貪婪”這一人性弱點。因此,郵市散戶投資者若想不乘“電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戒“貪”,做到見好就收,切記乘上“電梯”別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