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市中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警語:“任何時候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意思是說,買進郵票可以多挑選幾種,不要把資金集中到個別籌碼上,這樣可以分散持郵風險,不會一次就把老本蝕光。一些投資大師也極力推崇這一觀點。客觀地說,這話有一定道理,尤其是一些剛入市不久的新郵民,在不知道怎樣選擇郵票、操作也不熟練時,的確可以多挑幾種找找感覺,東方不亮西方亮,這種不漲那種漲。從理論上看,這種分散投資法風險是可以減輕一些,但如果將其當成“至理名言”而捧為“神圣不可侵犯”,那又大錯特錯了。
不時有親朋好友要求推薦“黑馬”。每當此時,我總喜歡問:“你現在有幾種郵票?”得到的答復往往是三五種,甚至七八種。追問一句:“為啥這么多?”回答倒也干脆:“總有一種會漲。”事實上,良好愿望與現實存在差距。這種漲那種跌,這種跌那種漲,正負抵消,竹籃打水空歡喜一場。除非遇到啟動初期的普漲行情,要不資金賬戶像蝸牛上墻,總也看不到齊刷刷地升。經測算,分散投資與集中投資相比,由于一次買賣相對數量減少、交易次數和費用增加,前者比后者單位成本高7%左右。因此風險“小”些,但賺錢難些。
此外,持郵個數的增多加大了管理難度,也帶來了關鍵時刻出逃的風險。中國郵市目前還不成熟,暴漲暴跌的概率很高。加上主力操盤手法兇狠,往往是突施殺手,讓人防不及防。 我有一位朋友,炒郵得心應手,用他的話說:“該我賺的跑不掉,不該賺的也不要;跌要跌得干脆,漲要漲得舒心。”近幾年反復只做兩種票,波段高點出局后,十天半月不來郵市,而一旦得知價位下跌到位了,又冒出頭來,不慌不忙逢低檢回籌碼,資金炒到近千萬,還一點也不覺得累,真讓人自嘆弗如、羨慕不已。當然,籌碼的集中和分散也是相對的,因人而異、因錢而異、因時而異、因郵而異。經驗豐富、資金量大、郵指和郵價處于相對低位時,可多做幾種;經驗不足、資金有限、大盤和郵價置身高位時,應少做幾種,不能過于機械。
在籌碼集中和分散問題上,投資者最易犯的錯誤是做反了。剛入市時心態一般都很謹慎,買一種票得研究半天、觀望半天。隨著郵價上揚,獲了點小利后不僅膽子變大,而且容易產生兩種錯誤想法:一是后悔當初投入少了,沒有賺到大錢;二是自己的票漲得慢,“老婆還是別人的好”。于是不斷開新倉,不停加碼,到頭來家底掏空了,郵品一大堆,根本沒有精力照顧。而一旦遇到郵價反向運行,一手的籌碼想逃也不容易,結果要不就是深度套牢,要不就是胡亂斬倉,等大盤和郵價到了低位,他還驚魂未定,手里的籌碼也所剩無幾。
鑒此我提出四點建議:1.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傷十指不如斷一指,要盡可能把有限精力和財力集中到個別或少數郵品身上。2.低位試探性建倉時,可根據郵價高、中、低,或板塊、題材、業績之別進行合理配置,持郵數目稍多一點無妨。3.當郵價進入中位震蕩洗盤階段,注意高拋低吸、攤低成本,并汰劣留優、減少持郵個數。4.當郵價進入沖刺階段,要逐步收縮戰線,對厚利籌碼先行了結,并把部分資金轉到具有補漲潛力郵品上。此刻,即使沖頂失敗,由于利潤己被鎖定,加上剩余籌碼集中,跑起來方便,損失也能降到最少。
來源: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