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歇夏期以來,市場以一種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格局向前發展著,盡管其中多少也有泡沫成分顯現,但總體而言還是“多頭”占先,至少從郵商和投資者的心態而言,就比往年好了許多。由此,各板塊郵品在這樣一種利多的氛圍之中競相展現“妖嬈”之態,特別是奧運系列郵品、03年小版張和縮量紀念郵資片這三大系列已經成為毫無爭議的市場核心,“領跑”整個行情。
一、奧運系列:“福娃”的無盡“福氣”
奧運題材的大熱早在大家的預想之中,畢竟這是一個恒久生命力又有持續熱點效應的重大題材,所以,似乎沒有人從一開始就將奧運系列郵品排除在熱點之外,而該系列近期的走勢也的確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盡管發行在后,發行量上也無甚優勢,但《奧運項目(二)》不干膠小版張借著奧運倒計時一周年的“東風”,將自己隆重推薦給了廣大郵市投資者,以近3倍于發售價的價格高調面市,顯然符合很多人的愿望,而超出《奧運項目(一)》的態勢也在巨大的光環下顯得是如此順理成章。繼而,《奧運吉祥物》郵資片特別是小規格片的發行,更是將這股熱潮推向了頂峰,盡管有人在擔心普資片的發行量會遠高于想象,但在大熱的形勢和旺盛的需求下,這樣的擔憂似乎已被大家所忽略,小規格片一度達到90元的價格。當然,這兩個新品種僅僅是代表而已,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沉寂之后,《奧運會徽》、《奧運吉祥物》版票和《奧運》不干膠等早先發行的品種已經漸漸顯露出了“老大”的風范,可以說是合適的時機和新品種的發行刺激了早先品種的回暖,老而彌堅、青出于藍,奧運系列郵品就在這樣的相互競逐中慢慢向著更高的目標進發。
二、03年小版張:“二百元”已然在望
當大家依然驚訝于“三駕馬車”價格過百的奇跡之時,僅僅過了幾個月,現在我們又該為誰究竟會成為第一個過二百元的小版張而費盡思量了。03年小版張儼然已成為郵市中最不可思議和最能給人帶來驚訝的板塊。如果說最初的“三駕馬車”人為操作痕跡過重的話,如果說《毛澤東》的過百多少讓人有“空喊”的嫌疑的話,那么當一大批03年小版張紛紛跟進,創出一個個價格新高點的時候,恐怕質疑的聲音也會減弱多多。特別是當《古橋》這樣原先并不受重視,現在卻也驟然過百的情況出現后,大家可能會對03年小版張的市場核心地位有更深刻的認識。所謂“物以稀為貴”,在郵市這樣一個“勢力”的投資市場中,在量決定命運的前提之下,03年小版以往的沉寂似乎正像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寧靜,而當“二百元”品種極有可能即將誕生的時候,03年小版張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新的驚訝,不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三、縮量紀念郵資片:“黑馬”續演“白馬”
紀念郵資片曾經是“黑馬”,但最終被褪去了“黑馬”的神秘色彩,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成為“沉淪的一族”。而當風再起時,人們突然發現,原來“黑馬”的確不是“黑馬”,有了縮量紀念郵資片這個系列,“黑馬”已然成為不折不扣的“白馬”。從最初的《法律》、《婦女大會》,到后來的《長征勝利》、《詩歌節》、《解放軍報》,在半年多的時間里,縮量紀念郵資片正越來越以“主角”的形象頻繁亮相于市場,3元、5元、7元,一個個臺階踩得穩穩當當,什么原因?很簡單,量擺在那里,不信別的,這個總得信。可以說,是政策上的一小步讓縮量紀念郵資片的價格邁出了一大步,在我們感嘆“政策市”巨大威力的同時,也深深感到了抓住歷史機遇的重要性。《歐陽修》、《徐霞客》等新發品種的發行量已經大了不少,放在以往也沒有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地方,但有了傳奇在前,投資者自然也就愈發注意去發掘一個又一個新的“白馬”了,當然,對量和價格的承受能力也就越來越強,這種承受力也就轉化成了縮量紀念郵資片乃至整個紀念郵資片板塊進一步向上的潛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