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市場再度出現(xiàn)了可喜的變化,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以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為代表的績優(yōu)品種的走勢相當強勁,這無疑給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投資者的基本信心,它不僅使得行情的基礎(chǔ)變得更為牢固,而且為今后行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在今年的行情中,第一個高潮見頂于5月份初,絕大多數(shù)主流品種的最高價格都形成于這個時期,作為市場核心力量的2003年小版張也不例外,2004年小版張更是如此;雖然投資者對于行情的研判都顯得非常樂觀,但是并沒有因此加大建倉的力度,而更多的時候則是在一旁觀望。投資者在高位不盲目對“恭賀新禧”小全張、“文房四寶”絹質(zhì)小版張等短線投機品種建倉應該說是正確的,但是在隨之而來的調(diào)整過程中不清倉顯然又是極其錯誤的,而面對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2003年小版張無動于衷就更是錯上加錯了;因為從2005年第四季度以來2003年小版張就已經(jīng)初步揭開了上升的序幕,只是被新上市的“會徽”與“吉祥物”小版張和“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短線投機產(chǎn)生的賺錢效應所掩蓋,從而使2003年小版張失去了暫時的光環(huán),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降低其應有的價值,只是投資者被某些假象所迷惑罷了。
盡管在此后的一段時間之內(nèi)“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在行情中繼續(xù)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投資者對其也顯示出了極大的熱情,紛紛親自披掛上陣,并且也是小有收獲,但并能從根本上將自己掘取到了的利潤最終保住,而是陸陸續(xù)續(xù)地流向了他人的腰包。在“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高奏凱歌的時候,2003年小版張并不是那種以大刀闊斧的方式前行,而是顯得不溫不火,但其中的涵義卻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盲目進行價值投機的投資者,所享受到的快樂往往是相當短暫的,甚至是過眼煙云;而給自己留下的則是更多的痛苦,這已經(jīng)被長期的實踐所證明。
其實,對于2003年小版張的價值,絕大多投資者都有著基本的認識,因為從政策上來講早已定下了基調(diào),同時其發(fā)行量又是編年郵票中最低的板塊,因而被稱為“黃金板塊”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投資領(lǐng)域時常存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往往具有真正投資價值的品種卻經(jīng)常受到冷落,而某些投機品種卻是異乎尋常地成為追捧的對象,這在郵票市場同樣如此;當年對于“步輦圖”小型張、“甲申年”大版張、“甲申年”郵資片、“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張等品種的投機炒作所留下的傷痕至今都沒有被撫平,這樣的慘痛教訓應該時時牢記。在2004年的那波中級行情中,盡管“毛澤東”、“青銅器”等2003年小版張也成為了投機炒作的對象,但更多的則是一種價值的初級發(fā)現(xiàn),對于這一點,投資者恐怕都心中有數(shù)吧。 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價格的強勁上揚并不是空虛來風,而是做多力量長期積累的結(jié)果;不是盲目的投機炒作,而是一種典型的價值再發(fā)現(xiàn)。盡管市場正在逐步走向繁榮,但是絕多數(shù)投資者在此次行情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收益,一個至關(guān)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直遵循價值投機的操作理念,所以手中沒有足夠的2003年與2004年小版張,甚至是兩手空空,與近在咫尺的行情失之交臂。
筆者以為,投資者要想在以后的行情中有所作為的話,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是不可或缺的,其位置是第一的,而不是從屬的;當然,進行適度的價值投機也是可以的,但決不能就此偏離了基本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