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原作者 辛茗
延綿不絕的古代郵驛畫卷
全國集郵聯代表大會系列小型張賞析
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簡稱全國集郵聯。中文譯名為All-China Philatelic Federation,簡稱:ACPF。1982年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集郵協會和全國行業性集郵組織聯合組成的群眾文化團體。全國集郵聯在1983年7月27日—28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國際集郵聯合會第52屆代表大會上加入了國際集郵聯合會;在1983年8月12日泰國曼谷召開的亞洲集郵聯合會第5屆代表大會上加入了亞洲集郵聯合會。
自全國集郵聯第一次代表大會開始,每屆集郵聯代表大會都會發行一枚小型張,小型張郵票的圖案都與郵政史、郵驛史有關,已經成為深受廣大集郵愛好者歡迎的系列郵票。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于1982年8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為了紀念這次大會召開,我國郵電部發行了志號為J85M
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附圖一),郵票主圖采用甘肅嘉峪關魏晉時期的墓室壁畫“驛使圖”,設計者為我國著名郵票設計家劉碩仁先生。驛使,是古代對通信人員的稱謂。漢代的郵亭便設有驛使,專司郵遞工作。J85M小型張上駿馬如飛,四蹄急騰,生動地描繪了驛使在繁忙傳遞郵件的形象。邊飾則為飛翔的鴻雁,取古代“鴻雁傳書”之意。
1986年10月17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原郵電部再次發行小型張一枚,即志號為J135M的《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二次代表大會》(附圖二)。該小型張由劉碩仁設計,膠版印刷,主圖為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的我國戰國時期在用驛傳郵時使用的一種符節,青銅制的“王命傳虎節”,郵票邊飾采用的是秦漢時期的泥封印章傳舍之印”。據《周禮》記載:“凡通達天下者,必有節”。用驛傳郵等都要用符節作憑證,相當于當今的介紹信及通行證。當時凡邦國三使,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此“王命傳虎節”應為《漢書》里說西域36國中的“山國”所用。
1990年11月26日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召開時,原郵電部照例發行J174M《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小型張一枚(附圖三)。與前兩次小型張在大會開幕日發行不同,這枚小型張在大會開幕后的第三天,也就是11月28日才發行。小型張的志號為J174M,仍然由劉碩仁設計,影寫版印刷,主圖為“姑蘇驛”,四周飾以古代銅器上的魚形銘文 ,既表示出驛站處于水邊的地理環境,又融入了我國古代“雙鯉尺素”的美麗傳說。位于蘇州橫塘的“姑蘇驛”始建于宋,現在留存的遺跡,已是明代建筑,目前除亭子外,其他館、樓、廡、臺等已不復見。現今橫塘的這座驛亭,則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大修過的。此后幾經興廢,蘇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集專款修復于1960年。
全國集郵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于1994年11月17日召開,大會召開的當天發行了一枚《全國集郵聯第四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附圖四),小型張志號已由“JT”改為按年度開頭編號的“1994-19M”。郵票主圖為新疆區域克孜爾尕哈的漢代烽火臺遺址,邊飾為甘肅居延地區漢代烽塞遺址出土的《塞上烽火品約》中的三條法規文字。烽燧是古時邊防人員遇敵人來犯時點燃的報警煙火,夜里點的火叫烽,白天放的煙叫燧。克孜爾烽燧位于新疆庫車縣西北10公里處,由兩千多年前西漢王朝修建,目前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修建時間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漢烽燧遺址。
全國集郵聯第五次代表大會于2000年7月18日在京召開。這屆代表大會由于郵電分營等原因,比全國集郵聯章程規定的四年周期推遲了兩年才召開。按照慣例,當時的國家郵政局在開幕日當天發行志號為“2000-5”的《全國集郵聯第五次代表大會》小型張一枚(附圖五),由郵票設計家王虎鳴設計,膠版印刷。郵票主圖為清光緒10年(1884年)浙江布政使司的“排單”,邊紙上的背景為清朝畫家唐岱的《山水圖》 。排單,又稱滾單、信牌,為清代驛遞公文所使用的單據。排單使用時粘附于公文封套上,用以記載沿途驛站的接轉時間,利于郵件延誤后的稽查。
由于郵政體制改革而涉及機構、人事上的變更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原定于2005年底召開的全國集郵聯第六次代表大會一再延期召開。在郵政體制進入深層次改革、取得決定性勝利之際,終于在與上屆代表大會相隔七年后的2007年7月28日,召開了全國集郵聯第六次代表大會。國家郵政局于開幕之日發行了志號為“2007-20”的《全國集郵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小型張(附圖六),同時還將為全國集郵聯在冊會員發行一枚雙聯小型張。其郵票主圖采用現藏于國家博物館的西夏王朝傳遞文書、命令時使者的身份憑證——“敕燃馬牌”,邊紙圖案為疆域圖和西夏文字以及一匹飛奔的駿馬。該驛牌是當時西夏驛站傳遞文書時用的符牌。郵票上的西夏驛牌為銅質,由上、下兩片嵌合而成,可佩帶;牌上文字和花紋為嵌銀,刻有西夏文字“敕燃馬焚”,意為“敕令驛馬晝夜急馳”。
縱觀全國集郵聯代表大會的小型張,郵票主圖均以“郵”為主線,選材獨具特色,構圖內涵豐富,總體設計風格一致,象一幅延綿不絕的古代郵驛畫卷,生動地展現了我國古老的信息傳遞方式和光輝燦爛的中華郵政史,同時也表達了對現代集郵事業的激勵與期望,指引著我國集郵事業走向繁榮興旺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