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郵票出現了一個新的品種——不干膠郵票。這種郵票以不干膠工藝為載體和表現形式,本應給郵票家族增添一道亮麗的光采,卻因種種原因連遭厄運。
截至目前,國家郵政局已經發行了5套不干膠郵票。首套不干膠郵票是《國旗》、《國徽》,按龍頭效應理應受到追捧,然而它一面世就遭到市場的冷落。《國旗》、《國徽》不干膠郵票的面值為6.4元,售價則高達20元,溢價3倍多,這是其受到冷落的最主要原因。另外,該品種有普通大版票、小版張和不干膠三種版式,當時發行量均未公布,市場上有各種猜疑,導致眾多投資者持觀望態度。直至2007年4月新版《郵票目錄》披露《國旗》、《國徽》不干膠郵票僅為50萬版的發行量之后,才價格一路飆升,最高達到了80元以上。但由于其龍頭概念已經被后來發行的奧運會題材《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所取代,因無法超越《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的價格而被市場再度冷落,目前價格已經降至60余元且少有人問津。
第二套不干膠郵票是《安徒生童話》,從發行至今一直受到市場冷落。
第三套不干膠郵票是隨著狗年生肖郵票之后發行的《犬》,其“生不逢時”,隨即便被市場淘汰,至今也難有出頭之日,始終在極小的空間徘徊,走不出近似怪圈的“箱體”。
隨著北京奧運會臨近,奧運題材郵品贏得了市場的關注。2005年11月12日,北京奧運會系列郵票首次出臺,郵人期盼已久的《會徽》和《吉祥物》郵票面世。作為第四套不干膠郵票,同時也是奧運系列中的第一套不干膠郵票,《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理應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其剛一上世,便“莫名其妙”地受到市場冷落。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時發行的《會徽》小版、《吉祥物》小版和《倒計時》紀念封受到了市場的追捧,其中與《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圖案相同但面值較低的《會徽》小版和《吉祥物》小版,一問世價格就在《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之上。《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面值為9.6元,發行量550萬版,由于郵市歷來以“題材為先”,所以其發行量并不算大,相反,隨著奧運郵品的需求越來越大,550萬版的奧運郵票將會供不應求。可是,如此難得的《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郵票竟然一開局便失利,問世之初最低被打壓到16元,且少有人問津。時至今日,奧運題材郵品已經整體上了臺階,《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經過一段時期的運作,價位也隨之大幅抬升,但不過90元左右,而普通版的《會徽》和《吉祥物》分別達到130元和100元附近。這種特殊版(不干膠)敵不過普通版郵票的現象,至今是絕無僅有的一例,如此怪現象的產生,最好的解釋就是因前3套不干膠郵票的市場形象連累了《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
2006年,北京奧運系列的第二套不干膠郵票《運動項目(一組)》發行,成為我國第五套不干膠郵票。其面值為10.4元,市場價最高為46元,最低為33元,現價為37元左右。由于受到《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的影響,加之發行量尚未公布,成為它的市場表現平淡的主要原因。
綜觀已經發行的五套不干膠郵票,可以看出它們已經完全失去了應有的魅力,郵政當局開發不干膠這個新品種,或許初衷是為了豐富中國郵票的形式,但5個品種因不同原因均受到市場冷落,可謂“全軍覆沒”。今后不干膠郵票還將繼續發行,而這個品種的前景和命運將會如何,人們產生了深深懷疑。而與此同時,郵政當局通過開發新品種,照例從市場賺得了不菲的經濟效益,五套不干膠已經淘得了五桶金。但郵政當局如果只顧自己賺錢,而不顧新品種的市場形象和廣大郵人的利益,其結果只能是“濫發”。
過去,郵政已開發的多個新品種都成了“濫發”的佐證,讓郵人深受其害,如果不加以防范和進行市場培育,再把“不干膠郵票”變成“有害郵品”也不是不可能。已經發行的5套不干膠郵票的“全軍覆沒”,無疑已經敲起了警鐘。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簡生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