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郵政賀卡中獎號碼的公布,幸運封三等獎的獎品“高附加值郵品”也露出了廬山真面目。《綿竹木版年畫》絹質郵票小版張是我國郵政部門發行的第二套絹質郵票,第一套絹質郵票是去年為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專門發行的《文房四寶》絹質郵票小版張。
這兩款絹質郵票小版張的發行方式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面向新郵預訂戶等普通集郵愛好者:《文房四寶》絹質郵票小版張是憑博覽會門票現場限量供應,《綿竹木版年畫》絹質郵票小版張則只向30%的幸運封三等獎獲得者兌獎,不出售,而且幸運封發行時并沒有明確三等獎獎品具體是什么。由于是量小郵品,這兩款絹質郵票小版張發行后都成了市場炒作的熱門郵品,價格自然也都高高在上,很少有普通集郵愛好者能夠擁有這兩款絹質郵票小版張。
絹質郵票作為一種新材質郵票,發行后受到市場追捧,也得到集郵愛好者認同,都想一睹絹質郵票的風采并擁有它們;然而絹質郵票沒有通過新郵預訂渠道發行銷售,成了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貴族郵品了。因此建議郵票發行部門今后再發行絹質郵票小版張時將其納入小版張預訂品種,就像當年的不干膠郵票小版張新品種一樣,盡快走進尋常百姓的集郵冊。
九十高齡的郭潤康先生一生致力于推廣大眾化集郵,大眾化集郵需要大眾化郵品,只有大眾化集郵才有生命力,也只有大眾化集郵才能長盛不衰。
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