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來,雖然以“梅蘭芳”小型張為代表的老紀特票沒能繼續保持前期的上升勢頭,處于一種高位橫盤的態勢,但是“庚申年”(猴)郵票卻依舊呈現出穩步上升的走勢,其價格高點不斷被大量涌入的資金所刷新,最新的收購價格已達到了每枚2480元,對于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的信心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1980年,內地受到香港生肖郵票的啟發,首次發行了“庚申年”(猴)郵票。1980年2月15日問世的“庚申年”(猴)郵票,是中國郵政發行的首套生肖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03)提供的數據顯示:“庚申年”(猴)郵票的發行量為500萬枚,但是實際發行量是443萬枚,而估計其存世量還不到120萬枚。“庚申年”(猴)票發行之初,香港郵商蔡芳詳就果斷購買了1250版合10萬枚,面值人民幣8000元,此后該郵票持續升值。1986年5月,他售出30版“庚申年”(猴)票,所得19.5萬元買下原來租用的鋪位,從而演繹了猴票換樓的傳奇故事。
“庚申年”(猴)郵票之所以能夠不斷刷新增值的紀錄,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基本因素:首先是長期以來的大量消耗,這是郵票能得以持續性增值的最為基本的條件,而今許多新郵票的發行量就是存世量,成為其增值道路上的最大障礙,這無疑為打折創造了條件;其次是資金的精心運作,“庚申年”(猴)郵票上市之初就得到了資金的支持,尤其是實力雄厚的港澳資金的關照,并且這種關照具有長期性與持續性,進而演變為精心的運作,這就造成其籌碼的相對集中,使得流通量銳減,而投資者對其需求卻一直保持旺盛的勢頭,增值也就成為一種長期以來的運行趨勢。只是在不同階段會有所不同。“庚申年”(猴)與“辛酉年”(雞)郵票在發行量上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其前者版票的價格已經超過20萬元,而后者的價格只有4200元左右,兩者相差極其懸殊。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以為,除了消耗量的差距之外,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后者沒有資金作為其長期增值的動力源,而前者正是有這一點,才能不斷地創造出增值的神話。依筆者的愚見,“庚申年”(猴)郵票之所以能夠成為價值投資的旗幟與代表者,完全是資金持續性注入與需求量不斷擴大的結果,并且這一點是其他郵票都無法比擬的,更是無法超越的。
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作為產品的“庚申年”(猴)郵票也不例外。產品生命周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產品引入階段,市場成長階段,市場成熟階段和市場衰退階段。筆者認為,盡管“庚申年”(猴)郵票上市的時間已經達到了26年以上,但是仍然處在市場成長的后期階段,現正在逐步進入到市場的成熟階段,其價格在近些年來的變化正體現了這一點。“庚申年”(猴)郵票這些年來價格調整的低點在1250元左右,但是這種調整并沒有使其受到實質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它的上升動力依舊存在,這也正是絕大多數郵票所根本不具備的,從而彰顯出其獨樹一幟的魅力。目前,“庚申年”(猴)郵票的市場價格從年初的1600元上升至目前的2500元,全新上品整版的價格業已躍上20萬元。筆者認為,“庚申年”(猴)郵票處在成熟階段的價格基本上可以定位在2500至3500元之間,也就是說,現在買進“庚申年”郵票還是有利可圖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與耐心,能不能夠抵擋住新品種投機炒作所帶來的短期誘惑力。
“庚申年”(猴)郵票的增值現象雖然具有唯一性,但是它的這種長期運作模式還是市場非常需要的,還是特別值得投資者期待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集郵者與投資者真正看到市場的希望所在。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