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重難返”與“物極必反”的對話 |
發布日期:2006-10-14 6:4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某月某日,“積重難返”與“物極必反”相約,在北京某集郵市場東門外見面。 積重難返(以下簡稱難返):“物極必反”老兄,見你一面不易呀,怎么總躲躲藏藏的?干勁不足呵,郵商和投資者既埋怨你又想念你,他們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呢! 物極必反(以下簡稱必反):不是躲,只是條件所限,不能想現身就現身罷了。郵商和投資者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誰不想早些解套和賺錢呢?不過郵市不景氣,不能只怨我干勁不足呀,你實在太沉了,我不好動彈嘛。 難返:人們說郵市低迷都是我鬧的,怎么你也怨我呀? 必反:隨便說說,別當真。其實人們更埋怨我,說我總擺架子,條件太高,不想為大家謀利益,有時小打小鬧一下,立馬就鳴鑼收兵。冤枉呀!我是盡最大努力的,不是嗎?只要一有機會我總是不遺余力地搞行情反彈,小的不說,大的也搞了好多次啦,如2001年的“井噴”,2002年的“6.18”行情,還有2004年的“激情”行情等等,但結果都不理想,總是賠的人比賺的人多得多,套牢族是不斷擴大。不過這不關我的事,炒新前仆后繼,可炒出的泡沫怎么能長久維持呢,一次次重復“初熱、狂熱、退溫、沉淪”四步曲老調,只為“人家”做了嫁衣裳,還為大莊家大投機資金抬了轎。 難返:是呀,說得有理,看來我倆都是無辜的,都是替罪羊,是一根藤上的兩個苦瓜。現在我的體重是有增無減,發行量是減了,也搞了幾次銷毀,可集郵事業在滑坡,再說銷毀能占存世量的幾成?有多大作用呢?尤其是相關部門開發的新東西新花樣太多太多,什么不干膠、小版張,個性化等等,層出不窮,總盤子重量不減反增,還有對郵票的使用限制是越來越多,有人說我長腫瘤啦,還可能是惡性的,好可怕呀。 必反:決定權不在你自己,想開點吧。 難返:我命苦呀,比如1992年至2003年共發行301套新郵,只有8套在面值之上,平均折幅達40%,還有大批大批的郵資封片、票品打折,連新普票也打折。當然,現在好些了,但問題還很嚴重,距離根本性解決還很遠。尤其是集郵事業還沒有回升,全國集郵聯五大公布的會員數是420萬人,而現在有人說不足200萬人。我的包袱依然很沉重,不知我的路什么時候是盡頭? 必反:你也不要太悲觀了。我也在總結經驗,我決心不搞治標不治本啦,要搞“政企分開”,郵政窗口全面供應紀特新郵,恢復郵票的郵資憑證功能,過期銷毀,還要修改《郵政法》,最好出臺《郵資票品發行管理法》,并且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全國人大代表楊先龍等人的三次提案很有分量,是中國集郵事業和集郵市場的真正福音。現在我的腰板很硬,信心很足。我現在的干法,你覺得如何? 難返:太棒啦,從根本上反,路子對頭,你咋不早這么干呢? 必反:當然早想啦,條件不具備嘛。 難返:祝你成功! 必反:謝謝。不過也不能太樂觀,困難一定很多很多,過程不會很短。現在有人很天真,說什么“特大行情”,“即將暴發”、“超越1997年”等等,殊不知,惡炒和暴漲暴跌也是我必反的目標,健康的行情不能讓泡沫有生存的土壤,惡炒和暴漲暴跌太害人啦,賠光的,妻離子散的,自殺的,進監獄的,現在都有殺人的啦! 難返:人大代表提案實現之日,也是我轉業改行之時,不受那份罪了。到時候你幫我找份新差事吧。 必反:到時候,我也辭職了。集郵事業長治久安了,天下太平了,集郵市場真正的春天來了。沒有“物極”了,也就不要“必反”了。咱們一起到集郵協會找點事干,為中國集郵事業再做些貢獻吧,你看如何? 難返:好!好!好!(老謝)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