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10月12日報道)即將于10月26日問世的絹質《文房四寶》郵票,因其所獨具的“雙重身份”而備受廣大郵人關注。在許多郵人看來,這是新中國印發的第一枚絹質郵票,正因為有了這個“第一”,所以其關注度必然高過眼下其他熱門郵品。另外,該套郵票又是2006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的主題郵品。而每屆錢幣博覽會的主題郵品都無一逃過一番“熱炒”。也正因為有了這個身份,郵人對其問世后的價格走向又多了幾分猜測。
所謂絹質郵票,就是在絹紙上印制的郵票。據說這種絹紙要求很高,由純蠶絲制的絹和常用郵票防偽纖維紙采用特殊工藝黏合而成。絹質《文房四寶》為小版張形式,每版2套8枚郵票,面值6.4元。
在絹質《文房四寶》郵票的雙重身份中,最受關注的還是其作為2006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主題郵品的身份。該博覽會已推出過5款類似郵品,包括1995年的《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 北京1995》小全張(分有齒、無齒兩種,后者俗稱為“桂花無齒”)、1997年的PJZ-6《世紀寶鼎加字》( 中國集郵總公司以“世紀寶鼎”小型張加印 “97上海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字樣,發售100萬枚,售價15元)、2000年“27屆奧運會” 雙連小型張(國家郵政局發行)、2002年“中秋加字”( 國家郵政局以“中秋節”小版為載體,加印“2002年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字樣與會標),以及2004年的“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今年推出的是第6款,即《文房四寶》 絹質小版張。
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的主題郵品始終是市場的炒作熱點,盡管這些品種后期表現平平,甚至虎落平陽,一蹶不振,但在發行之初,仍挾著一股虎威,在市場鬧得沸沸揚揚。其中“27屆奧運會” 雙連小型張一度高炒到280元,“中秋加字”小版張也曾越至200元。“國旗國徽”不干膠小版也曾高越至70元以上。絹質《文房四寶》郵票是否會步它們后塵,被卷入一場“熱炒”之中呢?從市場現狀看,絹質《文房四寶》問世后的市場表現存有兩大疑點:
其一,按慣例,短腿郵品的發售都以高價問世,那么面值僅6.4元的絹質《文房四寶》郵品的價格將定在什么區域?中國集郵總公司制作的“2006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 卡書,售價60元,內中包括《文房四寶》郵票一套、絹質《文房四寶》小版張1版、4枚一版個性化郵票2版、2006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紀念封1枚,按此推算,絹質《文房四寶》小版張的價格也在50元左右(或略低一點)。
其二,作為國家郵政局常規發行的郵品,新郵預訂戶應該能從常規渠道購到絹質《文房四寶》小版張。作為郵票錢幣博覽會的主題郵品,通常在博覽會都有銷售。但現在郵票發售方式有變,新郵預訂戶能否平價購得絹質《文房四寶》小版張仍是一個問號。當然,如果愿意出高價,中國集郵總公司已經準備好了“豐盛的大宴”,除“2006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 卡書外,另有“文房雅頌” 線裝書(售價85元)、“文房擷英” 卡書(售價130元)、“文墨藝韻” 禮品套裝(售價280元),等等。絹質《文房四寶》郵品換了個馬甲,身價自然大不一樣。而也正由于制作方已經將其升值空間強行剝奪,絹質《文房四寶》小版張后市能走多高,就成為市場擔憂之處。
作者:春 祺 文章來源:收藏拍賣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