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人們似乎一夜之間發現集卡市場又熱鬧非凡了,各種全國通用電話磁卡的價格在去年的基礎上又有了程度不同的漲幅。去年底與今年初的集卡市場并沒有大的變化,但自今年三四月份開始,市場中不斷出現尋找電話磁卡的投資者和收藏者。一年前,也就是去年的9月,“地圖試機”、“梅蘭芳誕辰百年”、“廣西”、“九冬會”、“生肖豬”、“蘋果”(電信與環境)的價格分別是950元、620元、170元、120元、 130元、35元。當時的價格表明磁卡市場已有走出嚴冬的跡象。因為2004年時,這些卡的價格要更加低廉。從今年初開始,磁卡市場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向前發展,到2006年的6月,上述幾種卡的價格分別為1450元、1500元,230元、175元、220元、45元。仍然以這幾個品種為例,截至今年9月12日,這幾個品種的京滬兩地價格大致為1900元,2000元,250元、210元、320元、65元。從市面看,求購通用磁卡的人多,而拋售手中磁卡的人少。正是這樣的趨勢,磁卡市場繼續向好的跡象十分明顯,而且還在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收藏者。
這波磁卡行情有以下特點值得人們思考。
一是能夠在市場中流通的磁卡數量十分有限。
全國通用電話磁卡總發行量約1.5億枚,總面值約60 億元,磁卡用戶的使用消耗超過20億元,磁卡電話機淘汰后,兌換IC卡的數量大約也是20億元,因此社會存世總量的面值應少于20億元,其中大量的磁卡沉淀在集卡愛好者手中,能夠流通到市場數量十分有限。最近幾天,在京滬兩地市場冒出一個整條磁卡,都成為新聞,卡商們已經樂于收購社會上的一套二套散卡,這對市場培育十分有利。
二是收藏者開始為自己補缺。
最近幾年,山東德州、青島、福建、廣東、上海等省市的集卡活動相當活躍,全國通用電話磁卡編組到卡集中比密碼卡明顯高一個檔次,因此許多集卡愛好者紛紛解囊購進自己所需要的磁卡。從去年底中國電信博物館舉行的電話卡展透露出的信息,全國通用電話磁卡所具有文物屬性日益明顯。這也是集卡愛好者抓緊時機收藏磁卡的重要原因。
三是卡商惜售心理十分明顯。
磁卡因為使用問題而淘汰,加上2001年火暴過后的冷落,在換卡時,正是集卡市場的低潮,各種磁卡深度打折,致使大量的磁卡被兌換回收并最終銷毀,這導致磁卡的存世量大幅度下降,這也是目前卡市中各種磁卡難得一見的重要原因。卡商沒有可靠的進貨渠道,手中僅存的卡品只有惜售才可能不失后市的機會。
四是市場人氣旺盛。
其他省市的投資者和收藏者開始紛紛光顧京滬兩大卡市,通常上海的周一是入市人數相對較少的日子,但9月11日周一進入卡市的人數仍然相當多。
五是舊磁卡的價格也順勢而上。
使用過的全國通用磁卡極少在市場上流通,原因也在于絕大多數都沉淀在集卡者的手中,網絡上偶有交易,其價格也都比早些時候上了一個臺階。
但卡市將發展到怎樣的一個局面還很難說,這還要依靠有作為的卡商對卡市的良性運作。人心齊,泰山移,向好發展是人們的普遍愿望,卡市的光明前景應是肯定的。
作者:李茂長 文章來源: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