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理事、北京中視博大集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資深郵票投資理財專家連鑫在某報舉辦的財富課堂上,給集郵愛好者講了一堂關于小型張投資技巧的課。筆者認為,這是郵票投資講座的“一場鬧劇”,對于聽課的集郵愛好者來講具有相當大的誤導性;本次講座的文章業已見報,對于閱讀該報的讀者具有更大的誤導性,建議投資者不要聽信所謂專家的一面之辭,使自己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
為什么說本次郵票投資講座是“一場鬧劇”呢?我們不妨一一予以揭示:
專家連鑫認為,一些重大題材的小型張,其潛在的升值潛力不可忽視。比如1997年“香港回歸”小型張、2004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小型張等,都是非常具有升值潛力的小型張!跋愀刍貧w”小型張的發行量是5770萬枚,面值為8元,是新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小型張,是市場上極其典型的垃圾編年小型張,直到今天的價格還沒有達到8元面值(目前的參考價格為6元);也就是說,凡是當年在面值買進“香港回歸”小型張的集郵者與投資者仍被套在其中,實際上絕大多數集郵者與投資者購買的價格要遠遠高于8元面值。專家連鑫竟然向投資者推薦這樣的垃圾編年小型張,真是讓人笑掉大牙!“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小型張同樣是典型的垃圾編年小型張,目前其價格也處在打折的地步,市場參考價格為4.5元。
專家連鑫人為,小型張的升值潛力,首先取決于它的存世量。與普通郵票相比,小型張一般發行數量比較少。普通郵票的發行,動轍以千萬計,而每種小型張的發行,一般都只有十幾萬或者幾萬套,還不到普通郵票的10%。J25M“全國科學大會”、T28M“奔馬”、T29M“工藝美術”、T31M“公路拱橋”、T37M“云南山茶花”、T38M“萬里長城”、T41M“從小愛科學”等都是新中國有代表性的小型張,其發行量一般在10~25萬枚之間,具有比較高的收藏價值。但是,編年小型張的發行量基本上都在上千萬枚,,并沒有什么突出的收藏價值,在一定時間段內具有特定的投機價值。
課堂問答
問:請問以奧運會為題材的小型張,建國后共發行了多少套?
連鑫:從1984年我國開始參加奧運會開始,每一屆奧運會都有發行,每套的發行量大概在10萬至20萬枚之間。現在市面上價格最高的是以第27屆奧運會為主題的,據說價格已經超過2000元。
果真如此嗎?中國郵政于2000年9月15日發行“第二十七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小型張,面值為8元(目前處于打折狀態,市場參考價格為6元),發行量是1834萬枚;同時還發行了同名的雙連小型張(2000年10月31日發售),面值為16元(目前市場參考價格為40元),發行量是98.05萬枚。雙連小型張是2001年郵票市場“井噴”行情中的龍頭品種,其價格最高的時候曾接近300元。
請問專家連鑫,何來的2000元之說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資深郵票投資理財專家嗎?到目前為止,中國郵政只發行了三套以奧運會為題材的小型張,第一套是“第二十七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小型張;第二套是1984年發行的“第二十三奧林匹克運動會”小型張,發行量為219.2萬枚,目前的市場參考價格為22元;第三套是1992年發行的“第二十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小型張,發行量為2088.2萬枚,目前的市場參考價格為4元。何來的每一屆奧運會都發行呢?每套的發行量大概在10萬至20萬枚之間這個數據從何而來呢?難道,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理事就是這個水平嗎?
問:您剛才提到珍稀的小型張存世量都很少,除了在拍賣會上,現在還能買到這些小型張嗎?
連鑫:目前,一些稀有珍貴的小型張擁有者極少。不久前,為紀念中國郵政開辦110周年,中國郵票博物館剛剛發行了《中國小型張大系》。在這套小型張大系里,,收錄有8枚純金純銀打造的珍稀小型張、從“文革”發行至今的42枚具有代表意義的小型張實票、黃永玉繪制的全新十二生肖小版張以及四版個性化“長城”主題郵票,藏品極為豐富。大系中還收錄了國家首次特批用純金純銀復制的紀94M“梅蘭芳舞臺藝術”、“T28”奔馬“、特61M“牡丹”以及“萬里長城”、“齊白石作品選”、 “荷花”、“紅樓夢”、“仕女圖”等8枚珍稀小型張,無一不是中國小型張50年發展歷程中最引人關注的珍品。熱愛小型張收藏的投資者投資者可以關注這套《中國小型張大系》。
上述連鑫提到的小型張在郵票市場上都可以非常容易地買到,并不存在非要到拍賣會上購買的問題;專家連鑫向投資者推薦《中國小型張大系》,有推銷產品的嫌疑,況且這個產品并不怎么樣。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與中國郵票博物館為了某種利益,曾先后向市場推出了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的《生肖瑰寶》、《郵寶薈萃》、《生肖福票》等一系列所謂的珍藏冊,并借助于媒體大肆宣傳其投資價值,來誤導投資者與消費者,這是完全不負責任的。本次中國郵票博物館推出的《中國小型張大系》是不是垃圾產品呢?則是不言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