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國家郵政局發行了《天柱山》特種郵票一套4枚,這也是我國為第八座“岳”發行郵票。可能許多人會奇怪,中國不是只有“五岳”嗎?怎么又多出3座?不錯,“岳”是我國歷史地位與文化地位級別最高的名山,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親掌封禪祭祀,然而古代帝王所封禪的“岳”卻不止5座。
泰山稱東岳,為五岳之首,它也是五岳中唯一地位穩定不變的。從上古傳說至春秋記載,泰山都是東岳。史載首次帝王封岳,便是秦始皇封禪泰山,而漢武帝則是首位正式封禪五岳的帝王,這時泰山依然居首。郵票有T130《泰山》(4枚)及普21《祖國風光》泰山。
華山現為西岳,但它最早由于坐落在京都之東而稱為中岳,西岳是今陜西隴縣的吳山。漢武帝封禪五岳時,正式冊封華山為西岳。郵票有T140《華山》(4枚)及普21《祖國風光》華山。
衡山稱南岳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文獻,然而漢武帝卻將南岳的封號給了天柱山,直到隋文帝再封五岳,才又以衡山為南岳。郵票有T155《衡山》(4枚)。
在歷史上,北岳一直都是恒山,然而古時的北岳恒山與今天的北岳恒山,雖然兩山一脈相承,但分居南北兩端,并不是一座山。春秋典籍記載和漢武帝冊封的北岳恒山,在今河北曲陽,現名大茂山。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因大茂山在北京以南,于是改封山西渾源恒山為北岳。郵票有T163《恒山》(4枚)。
最初嵩山并不在五岳之列,它稱中岳始于東周遷都洛陽,漢武帝正式冊封其為中岳,直至今日。嵩山題材郵票也是五岳中最多的,有1995―14《少林寺建寺1500年》(4枚)、1995―23《嵩山》(4枚)及特21《中國古塔建筑藝術》(4―1)嵩岳寺塔、1998―10《古代書院》(4―2)嵩陽書院。
廬山也是“岳”,知道的人可能不多。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后,以廬山仙人周顛等曾幫助他建國為由,封廬山為廬岳,與五岳平起平坐。郵票有T67《廬山風景》(7枚)及普16《革命圣地》廬山仙人洞、1999―14《廬山和金剛山》(2―2)廬山。
武當山亦為岳外之岳,它是道教真武大帝道場。明成祖朱棣因起家于北方而得天下,十分尊崇北方的保護神真武大帝,于是封武當山為大岳(也作太岳),認為它高于五岳,嘉靖皇帝時又改封為玄岳。郵票有2001―8《武當山》(3+1枚)。
新發行郵票的天柱山又名霍山、潛山,早在漢武帝之前就有典籍稱“霍山為南岳”,雖然學者對此“霍山”指的是天柱山還是衡山(又名衡霍山)存在爭議,但它在漢武帝至隋文帝之間的近700年里作為五岳之一的南岳卻是不爭的事實,因而今人常給天柱山冠以古南岳之名。(信息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黃桂華)

嵩山紀念郵票

衡山紀念郵票

武當山紀念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