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郵卡專版 > 正文
         
        舊信封里趣味多
        發布日期:2006-1-14 20:5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前幾日逛南昌滕王閣藝術品市場時,老遠就發現一個地攤前圍了四五個人,他們都蹲在地上專心致志地挑選著什么,這引起了我的好奇。走近一看才知,一對中年夫妻擺的地攤上堆滿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門的舊信封,每個只售兩角錢,足足有五六千枚,堆得跟小山似的,看來他們都是集郵愛好者。
          我也是一位有著10年郵齡的集郵愛好者,自1997年郵票貶值、郵市一瀉千里以來就不再集郵了,所以面對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小聲嘟噥了一句:“還有人集郵呀!”沒想到竟被一位低頭挑舊信封的人聽到了。他抬起頭友好地說:“這你就老外了,這舊信封上的郵戳有不少名堂哩!”就是這句看似平常的話,無形中又增加了我的一項興趣愛好。當時聽了此話,我立即與他攀談并虛心請教起來。他說,現如今的集郵者大多都是集未使用過的新郵票,尤其是1997年郵市瘋潮時,許多人都是整版、整封地買郵票,功利性太強。真正的集郵者應是以集實寄過的舊郵票為主,集新票為輔的,而舊郵票最好是連同粘貼在一起的信封一起收藏。因為單獨揭下郵票容易破壞郵戳的完整性,而郵戳正是一個國家郵政史的真實記錄。說著,他指著一張舊信封說:“你看這個郵戳里的‘拆封’二字就很有意思。”我說,私人信件不是不能隨便拆嗎?他說,這叫按規定抽驗,就像我是做電工的,有權按規定對用戶電表進行抽查、拆封、檢測。經他一點撥,我茅塞頓開,很自然地揀起一張張舊信封看起來。果然,那些郵戳里都寫有“轉運”、“分揀封發”、“分揀科筒取”等郵政專用術語,還有諸如“楊橋”、“吳村”、“王舍人”等地名,簡直就是一部百家姓。再仔細鑒別,還能劃分出動物、植物等系列,真可謂趣味多多、妙趣橫生,我一口氣挑了100多張,如果不是因為腳蹲酸、蹲麻了,我還會繼續挑下去,這一趟收獲真是不小!
          看來我今生注定是要與這些舊信封為伴了。

        來源:中國商報

            匿名發表·
        評論內容:
        (最多300個字符)
          查看評論

         上一篇:[原創]雕刻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極限片賞析 下一篇:2006年小本票能否翻身

        相關新聞

         

        焦點圖片

        《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 9月8日磁卡行情報價(

        最新資訊

        ·金價反彈餡餅還是陷阱?理財師:近期具
        ·9月25日集幣視點(本站專稿)
        ·地球上最為奇特的動物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女人在婚姻中需跨越的幾道坎 
        ·夢幻島酒店告訴你什么才叫奢華
        ·明星股民踩中雷曼地雷 李嘉欣虧掉一個
        ·4300年的英國“巨石陣”之謎被破解(圖
        ·秀美迷人靚妹妹
        ·極致美女林娜 [13P] 

        經典美圖

        4300年的英 秀美迷人靚 極致美女林
        美女自拍寫 過癮!你能 孫菲菲最新
        閉月羞花 百年成妖, 售樓小姐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2008 JiB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