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15日是農歷春節。這一天,中國郵政發行了第一枚生肖郵票:《庚申年》。這枚票幅極小的紅猴票,當時貌不驚人,發行極其平常。是時,北京市東城區文化館集郵研究會主辦的春節郵票展覽,正式在鼓樓大廳開幕。這是“文革”后在中國舉辦的第一個春節郵展。當時我正在那里工作,組織美術干部專為此次郵展設計刻制了紀念戳。而紀念折,則利用了1979年國慶在鼓樓舉辦的鼓樓郵票展覽會上銷剩的郵折。正值庚申猴票發行,自然首選此票貼在郵析上蓋戳紀念。地安門郵局離鼓樓很近,該局的窗口營業員還專門到展廳門口推銷猴票,最后并沒有賣完。可見,“庚申猴”票當時的發行情況非常正常,各個郵局窗口同時發售,沒有數量限制,井未發生搶購現象。我當時只制作了一枚貼猴票蓋紀念戳的紀念折,保存至今。
“庚申猴”票后來的發跡,實際上是極偶然的,也是完全自然的,沒有任何人為因素。當時郵政部門和集郵界風氣都比較正,郵票公司還規定木公司人員不得集郵。當時我才買了幾枚猴票,多數消耗掉了。其他集郵者中,也未見有大量購買予以囤積的。我們都認為,這不過是一枚普通的特種郵票,隨時可從郵局和集郵公司買到,何必買許多存起來呢!幾年后,由于印量少,需求量大,供求失衡,猴票價格突然大幅飆升,有幾位朋友就對我說:“你當時為什么不買它幾十版?現在不是發大財了么!”我笑答道:“我如果有你現在這樣的聰明腦瓜,當時借錢也得買它一萬版,不過區區6萬4千元,現在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