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7日發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紀念郵票1套10枚,是一套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的郵票,采用了深受人們歡迎的膠雕套印,小全張式的版張,發行量小于千萬——930萬套,然而,發行后它依然進入了打折的行列!
據悉,人大代表楊先龍發出的提案近日已收到國家郵政局的回復,全文有六千多字,郵政的態度誠懇,承認郵票的第一功能是郵資憑證,并針對楊代表的議案逐一給予了回復,就消滅打折、恢復郵票的使用功能,擴大使用渠道、改革郵票發行銷售機制、與市場接軌等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以及郵政與郵票公司的改革改制及部分地區的試點工作也作了說明。
據有關文章透露,回復中對政治題材郵票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發行政治題材的郵票要做到面值不高、設計精美、發行量適中,確保市場價格高于面值。”但是此后《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又進入打折行列說明了什么呢?
說明目前不僅僅是解決郵票面值高、設計精美和發行量適中的問題,就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郵票來說,面值都為國內平信郵資,不可謂不低!設計也下了一番功夫,采用了人們較歡迎的膠雕套印方式,不可謂不精美!發行量也較上半年有所降低,而且一套郵票就是一個版張,方便人們欣賞、收藏。就是這樣的一套郵票也進入打折行列,首先說明參與郵市者缺乏信心,其次說明郵政還在通過非法手段銷售新郵,最后說明收集新郵的隊伍還沒有起色。
且不說政治題材郵票“確保市場價格高于面值”的說法有否問題,單從脫離實際的說法就可以看出郵政尚未將解決打折票問題列入議事日程,事實也是如今打折票越打擊越多,重大政治題材的郵票折扣一套比一套大,憑什么讓廣大集郵者相信郵政會確保政治題材郵票的市場價格高于面值?因為我們聽到的大話實在太多,看到的事實不容樂觀!
因此,筆者認為,郵政在繼續保持面值不高、設計精美、發行量適中的同時,還必須首先解決自己的誠信問題,要腳踏實地地解決好集郵者關注的問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增強人們對新郵的信心!其次是要大力培育集郵市場,下力氣宣傳集郵文化,舍得投入,發展壯大集郵隊伍!最后是要扶持集郵骨干,新郵發行政策向集郵者傾斜,真正體現人民郵政為人民的精神,讓廣大集郵者對集郵事業越來越熱心,而不做讓他們越來越寒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