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郵減量是常用的促市手段,多年來輕車熟路,一用則靈。這是管理部門的“殺手锏”,是最拿手的看家武器。除此,真快黔驢技窮了。“量小郵品”過時了,小版張不吃香了,開發郵品沒市場了,普通郵資片沒人理了,怎么辦?辦法是有的,這不,就把主意打在了JP身上。近期給它來個高度縮量,看看郵商動不動心。
減量在某些時候的確是可行的,但要減得有分寸、有針對性,減到火候、減出效果。8月29日發行的JP128《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十周年》和9月4日發行的JP130《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之減量就不算高明,而且有相當大的負作用。雖招來少數炒作者的目光,但確讓大多數集郵者反感。
兩種JP片的發行量均為87萬枚,比JP127《世界物理年》的220萬一下子降低了60%。其結果可想而知,一面世便高開高走,3.5元,直至4元,普通郵人眼巴巴望而卻步。這樣做很容易讓人想到相聲小品演員馮鞏和牛群的那個扮演模特的小品臺詞:您不樂,我還脫。典型的嘩眾取寵!
有本事把紀特郵票的發行搞上去,把打折票治理了,把郵市理順了,把走了的集郵者拉回來,在小小的JP上做文章實在不明智。JP充其量是紀特郵票的補充,是集郵的“副產品”,其推動作用不會太大。這個切入點找的不好,缺乏藝術。誰都知道,JP的發行更是放開的不到位,預訂困難,又進不了年冊,普通郵人望眼欲穿。據了解,好多地市縣級郵票公司,一年也見不著JP的影子,根本沒有面向集郵者發行,更別說面向郵政用戶了。
JP是郵政部門的“自留地”,自己的耙子上柴禾,在這上面做文章很簡單、很容易,能玩的花樣亂轉。87萬枚感到吃驚了?下一步弄個七八萬的量讓你見識見識也不奇怪。反正自己說了算,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87萬的JP不是用來集郵的,也不是用來實寄貼用的,它是用來為郵政部門賺錢的,用來作為魚餌誘人上鉤的,作為籌碼開賭的。作為郵人不要太天真,不要以為又來機會了,充其量87萬枚,能有多大的能量,多大的油水?就是全投放市場,狼多肉少,能分得幾勺羹?
減量要適可而止,要切合市場需求的實際,一下子猛然降到87萬這算咋回事?對以前220萬的量怎么交待?肯定是個無情的打擊。以前(去年的)415.4萬的平均量又會是個啥想法?你這是把常規郵品往火坑里推啊?只顧眼前 ,鉆頭不顧腚,就不想想后果?
來源:中國商報/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