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根除打折票是當務之急 牛金剛
貴報第44期刊登了“特快專遞不讓貼用郵票”一案原告敗訴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驚訝,集郵者對此也都不滿意,紛紛撰文發表感言,我讀后深有同感。
一、原郵電部制定的規則、規章還有效嗎?
《國內特快專遞郵件處理規則》是原郵電部制定的,時過境遷,原郵電部早已撤消,其制定的規章、規則也應該隨之失效廢除,新的郵政主管部門應該根據形勢的變化,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及時對此規則進行修訂和完善,而不應該用不合時宜的老辦法來處理問題,何況此規則還有違反國家《郵政法》之嫌。
二、國家郵政的“政策失誤”和“與民爭利”是造成郵票打折的深層原因
這幾年發生的郵局拒絕貼用郵票、拒絕貼用自帶郵票、拒絕貼用紀特郵票的現象處處可見,主要原因就是郵局怕消費者貼用打折票。打折票是怎樣造成的呢?筆者以為是郵政主管部門為了增收,不顧我國集郵形勢的變化和集郵現狀,過多、超量發行紀特郵票造成的。而且超量發行的郵票發售渠道又不暢通、不合理,到不了各級郵政窗口,發行后的紀特郵票都睡在集郵者的郵冊里,躺在各級郵票公司的倉庫里,成包成箱地周轉于郵市的柜臺上,成為郵商擊鼓傳花的道具、炒作賺錢的砝碼。沒有各種郵政業務的用郵消耗,超量發行的紀特郵票不打折才怪呢!可以說郵票打折的深層原因,是由于國家郵政主管部門的“政策失誤”和“與民爭利”造成的。既然如此,那么郵政主管部門就應該勇于負責,承擔由此帶來的任何損害,不應該把板子打在集郵者、用郵者身上,否則,就成了當官的生病而讓老百姓吃藥了。
三、郵票打折,廣大集郵者最吃虧
郵局認為貼用打折郵票,自己會白白付出勞動,吃了虧,做了“冤大頭”,甚至有些集郵者也這么認為。筆者以為,打折郵票大都是近年發行的紀特郵票,在發行前后,集郵者都是按面值全額預訂或購買的,而進人到郵市的郵票,也是郵商按照面額或郵政部門定的比價購買的。這些郵票在發行后流入到集郵者手中或進入郵市時,郵政部門已收回了“勞動成本”,而且是凈收入,并不是郵局付出了等同于郵票面值的郵政業務勞動而賺的錢,而是賺了廣大集郵者和郵商的錢,郵政部門所付出的只是印刷成本而已。再說郵票打折,那是因為郵票發行量過大,又幾乎沒有郵政消耗造成的。所以貼用打折郵票,郵政部門根本不吃虧,因為郵政部門早已收回了勞動成本。真正吃虧的是廣大集郵者,他們看著全額訂購的郵票年復一年貶值,心中有怨卻還要年年預訂,就因為心中有著難以割舍的集郵情結,他們才是真正的“冤大頭”。基層郵局認為他們沒有得到發售郵票的錢,這是郵政部門內部管理機制的問題,這和集郵者、用郵者有什么關系呢!世界郵政是一家,中國郵政更是一家了,集郵者和用郵者購買的郵資憑證,在中國的任何郵局都應該暢通貼用。
廣大集郵者多次提出建議,希望郵政主管部門公開新郵預訂數量,并按照新郵預訂數量確定放行量。新郵發行時,除了滿足預訂者以外,剩余郵票要進入各級郵政窗口,公開對外銷售;發行期過后,剩余郵票回收銷毀。郵政主管部門雖然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沒有從根本上治理,收效甚微,新郵依然打折。
集郵者想通過貼用這些打折郵票減少損失,又遭到種種拒絕。傷透心的集郵者還能堅守住集郵這塊陣地嗎?還能保持住心中的那份集郵情結嗎?希望國家郵政主管部門拋棄短視行為,實事求是地分析造成紀特郵票長期深幅打折的原因,積極傾聽采納合理建議,制定有力政策,徹底根除紀特郵票打折現象,讓廣大集郵者真正為集郵快樂起來。
中國集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