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智慧還是無奈 周鳳遲
自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面臨著無數的選擇,隨著我們理性的成長,我們也越來越擁有選擇的能力,選擇的成本也因此日益降低,選擇后我們所能獲得的心理平衡日益增強。然而,當我們面對這個特殊的充滿矛盾的郵票市場時,伴隨我們理性的成長,我們收獲的更多程度上是一種無奈。
當市場的投資基礎變成絕對博弈的時候,無論我們閃爍著怎樣的智慧,博弈即便僥幸成功,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的悲哀。這種悲哀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在這樣一個市場上,我們大多時候進行的只是理性博弈;另一方面,博弈成功的反面,是更多投資者的失敗與損失,面對市場我們無法做到雙贏,我們進行的甚至不是零和博弈。當我們的智慧和理性碰到人類貪婪的天性時,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不停地去選擇,滯留在這個市場而非遠離。殊不知,南轅北轍,我們所渴望的和我們最終所能得到的完全相反,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更大的無奈和悲哀。
究竟誰動了我們的奶酪?市場怎么了?由于郵票越發越多且幾乎沒有任何消耗,我們的市場因此沉淀了大量的打折扣郵票,盡管有識之士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強烈呼吁消滅打折扣郵票的問題,但是管理部門的不作為,使得這種呼吁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市場也日益遠離其本質,而演變成為博弈的場所。而無論集郵還是投資與投機都應建立在有效資源配置市場的基礎上才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沒有發揮起有效的資源配置功能,市場只能是越走越窄。在市場不斷變遷的過程中,理性因素逐漸得到發展,市場開始逐步走向回歸。然而,歷史沉淀的問題已經形成,回歸之路必然也是泡沫破滅之路,不是誰動了我們的奶酪,而只是奶酪原本就是憑空放大,如今縮小也就不可避免。泡沫破滅讓我們傷心,因為我們實實在在地受到了傷害和損失,那么,泡沫自然破滅之后我們能夠看到希望嗎?我們能夠憧憬挽回經濟損失嗎?我們無法回答,因為我們現在面對的仍然只是茫然,制約市場發展的瓶頸依舊存在。在這樣一種背景下,郵票的升值我們是無法期待的,那么理性力量越成長,我們就越看不到希望,慢慢地,甚至連投機的機會都越來越小了。最終,我們或許能將博弈的智慧發揮到極致,但我們卻越來越遠離投資。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既然我們始終不愿意離開這個傷心之地,那么還是讓我們投人到無奈的博弈之中吧。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我們所面臨的方向性機會只有兩個:其一,以投資的眼光去尋找好的郵票,盡管這樣的郵票非常有限,但還是存在的。這個機會是我們長期追求的方向。其二,投機博弈帶來的階段性差額收益無論何種市場,即使是理性占據絕對主導地位,非理性的投機力量仍然始終存在,當市場處于階段性極度失衡的時候,投機力量在某些資金的配合下就會沖擊市場,從而帶動市場階段性的價格活躍。這里所講的極度失衡不是指價值失衡而是價格失衡,當價格呈單方向發展趨勢在某個時間段超過投資者的眼球和心理適應時,這種失衡就發生了,前期“乙酉年”大版張的價格從45元快速上升到85元,就是這種失衡的具體體現。對于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講,筆者以為投機博弈所帶來的機會不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所追求的主要方向,風險高,而收益卻極其有限,甚至于陷入困境。投機博弈已經超過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承受能力,可望而不可即,選擇放棄是最佳策略。既然如此,絕大多數投資者所要做的就是將目光鎖定在投資的機會上,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市場上有所斬獲。倘若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了,那么,我們真的只能想辦法克服貪婪的天性,遠離這個市場博弈了,當前市場的大幅度調整似乎已經向我們發出了這種信號,因為種種原因小版張的價格新低之后還有新低,令你迷失方向。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