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撓頭的“消息” 蔡 明
現(xiàn)在的投資市場整個兒是“消息”的天下,郵市也是一個德行兒,這不,行情越是低迷,這“消息”越是漫天飛,今兒個說什么郵政要再次銷毀庫存,把咱們樂得屁顛屁顛的,可明兒個“消息”又說壓根兒沒那回事;今天“消息”有聲有色地稱“《安徒生童話》小版張的發(fā)行量只有50萬”,明天又有“消息”說是300萬,要說兩者差個十萬八萬也就算了,可差幾百萬您讓我信誰的好?總之,亂七八糟的“消息”確實挺讓人撓頭的。
參與郵市投資的誰都想事先得到消息,誰叫社會進步到了“信息時代”呢?大家都明白,消息就是金錢,因此許多哥們兒都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打探消息上,可實際效果怎樣呢?別忘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政策是人家制訂的,消息是人家放出的,那么搶在前頭的還是別人,你要覺著自己的消息快,那準保還有人比你快得多。再者說,消息到落實還有一段時間,這其中咱平頭百姓沒條件也沒資格去了解消息的真假,你要把每個消息都當真神一樣供著,那當可真夠你上的。好多時候,人家放“消息”那是有目的的,或者雖無惡意,但實際效果卻是負面的,因此,您要真指望靠著消息在郵市里打拼掙大錢,那難度恐怕不會亞于中國男子足球隊拿世界杯冠軍。
退一步說,如果真要有了確切的消息,我們是否就能真正把握住了呢?那也不見得,興許是大伙兒憋屈了許多年,心里有老多的不痛快,因此一旦有可靠的利好消息出現(xiàn)了,那不借著“消息”把個市場炒個天翻地覆似乎就不算過癮,那“消息”這時候就成了大家頂禮膜拜的“財神”,大家爭先恐后,惟恐把“消息”的機會給錯過了,結果呢?絕大部分時候炒得是夠熱了,市場也是人聲鼎沸,可問一問究竟有幾個人撈著大好處了?答案幾乎一致,沒幾個,為啥?道理很簡單,利好消息并不能馬上解決市場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利好消息只是為郵市今后狀況的改善提供了一種可能,創(chuàng)造了一種條件,而到了市場的實際運行中,還是需要看許多因素是否配合,其中的變數(shù)并不是利好消息都能徹底加以解決的,因此,利好消息往往只能起到一種引導的作用,它的實際作用的發(fā)揮與成效的顯現(xiàn)可能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來實現(xiàn),可是或許我們都太希望郵市能有所轉機了,即使知道利好消息的這一特點,但還是忍不住會在最短的時間里作出最激烈的反應,可是,事情絕對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這么多年下來,對利好消息的炒作,結局往往只有兩個:要么炒爆了,要么給別人作了“嫁衣裳”,真正能夠趁著這當口掙點兒錢的投資者可真不多,而且,更多的時候,利好消息的出現(xiàn)也往往成了放貨時機成熟的代名詞,伴隨著利好消息出現(xiàn)的一準兒是接都來不及接的貨源。
哎,說到底,咱普通投資者整個兒就是郵市里的弱勢群體,老指望著消息的話,指定有咱的苦頭可吃,可真要不把消息當回事兒呢,時不時的還得懊悔不已,您說這事兒鬧的,真是夠咱們撓頭的。
大江南收藏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jīng)被殷敏于2005-6-6 21:13:12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