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 作者:寇尚民
化學分析法能較為準確檢測出銀元(或白銀)中的含銀量,這是最經典、最傳統的檢測方法,它是由專業人員在實驗室里,根據化學反應來確定金屬的組成成分。
該法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種,通過定性分析,可以鑒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確定它們的含量。定量分析則是用來準確測定各種元素的含量。實際生產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采用適當的分離手段,使金屬中被測定元素與其他成分分離,然后用稱重法來測元素含量。容量分析法是用標準溶液(已知濃度的溶液)與金屬中被測元素完全反應,然后根據所消耗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出被測定元素的含量。以上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實驗,需花費數小時甚至數天才能完成。
民國時期的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造幣廠都設有“化驗科(處)”,其主要職能之一就是檢驗貨幣的成色。我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和先導者,杰出的化工實業家范旭東先生(又名銳,字行,1883年出生于湖南湘陰縣),在日本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后,滿懷愛國熱情偕妻由日本回國,適逢北洋政府把流通市面鑄有“龍洋”圖案的銀元改鑄為袁世凱半身像的銀元。范旭東曾被派到鑄幣廠負責銀元的化驗分析。
時過境遷,當老銀元進入百姓收藏活動后,以上有損銀元品相的鑒定方法,已顯得不再適用了,老銀幣的收藏價值也不再由含銀量的高低所決定。
比如當年中國人民銀行僅按雜幣收兌的“貴州汽車銀元”(1984年10月,貴州省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委托貴陽無線電一廠對貴州汽車銀元分析檢測,取得數據為該幣直徑為39毫米,重26.412克,含銀量78.214%),現在市場成交價已在萬元以上。而新云南“光緒元寶”銀元在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為調整全國白銀、銀元收兌辦法及牌價而規定的收兌價,低于袁大頭銀元收兌價,現今的新云南“光緒元寶”銀元的市場成交價已高于普通袁大頭銀元的三倍。另各類民國私鑄銀元的市場成交價高于官版銀元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也印證了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