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經濟深度調整不可避免
中歐商學院許小年教授昨日指出,從近期的形勢來看,中國經濟的深度調整將不可避免。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增長,在經濟內部的一些結構和關系已經緊張到了弦繃的非常緊的地步,如果不進行調整的話,可能就會斷掉。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目前正在發生的通貨膨脹。 許小年認為,中國目前的通脹不是單純的輸入型通脹,而是"出口轉內銷的通脹",特別是通脹跟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最近暴漲有很大關系,如果把PPI拿出來,發現我們的PPI跟國際原油價格高度相關;如果看一下CPI,大家都知道消費物價指數最近上漲主要由食品造成,而如果把中國CPI的食品漲幅拿出來和國際糧價進行分析,你也會發現非常高的相關性,也就是國際油價是中國食品CPI重要的推動力。
股市成虧損國企提款機
北大外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夏業良表示,把虧損的國有企業改造成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的提款機,這是中國的一大發明,尤其是國有企業的一大發明。
夏業良說,中國目前的資本市場設計使得國企很容易在股票市場上能夠圈到錢,而且一旦它不能夠向老百姓、向股民進行投資回報的時候,他很容易找出一些理由。
他認為,監管層須重建中國資本市場制度,首先在在申請發行上市上就要真正要建立一種平等、公開、透明的制度。他說,中國股市一開始從制度設計層面就埋下了很多的危機和隱患。
創業板最佳時機已錯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表示,中國已經錯過推出創業板的最佳時機,創業板應該在兩年前就推出。
他表示,2008年可能最大的問題就是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最強、意見分歧最大、政策把握是最難的一年。
他說,應該趁著前兩年股市比較好的時候、宏觀經濟也比較好的時候能夠及時推出創業板,一方面給中小企業提供一些新的融資渠道。另一方面,也能夠從A股市場上分流一部分資金,減輕A股市場的泡沫。但是到現在這種情況,股市跌到這個程度、這么脆弱再推出創業板,顯然有雪上加霜的意味。
除了對創業板的推出稍有微詞外,魏加寧認為還有存款保險制度也應該早在兩年前推出。他還認為,央行應該盡快加息,至少是應該把利率調整為正。
下一個泡沫或是石油
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丁專鑫表示,下一個泡沫有可能是石油和商品的泡沫,可能有三到五年就爆破。
目前黃金、農副產品以及石油價格在大幅上漲,尤其是石油價格,丁專鑫表示,假如石油價格是存在泡沫的話,那么這個泡沫跟高科技股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