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還會漲嗎?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消費量占全球消費量的1/4,進口則占全球石油進口量的1/3。按理說,最應該擔心油價上漲影響經濟的應該是美國,最應該積極抑制油價的也應該是美國。但美國非但不擔心油價漲,政府甚至還有故意放任油價飆漲的嫌疑。
俄羅斯《勞動報》就此給出了大膽的猜想:高油價是美國用來遏制中國的枷鎖。文章說,美國放任油價飆漲,借以打擊中國經濟,因為經濟快速增長的中國目前對能源如饑似渴。這與當年利用油價擊垮蘇聯(lián)經濟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當年利用低油價來壓制為石油出口國的蘇聯(lián),而今天,則用高油價來遏制為石油進口國的中國。
有國際問題專家分析說,在高油價的背后,有可能是某些國家的戰(zhàn)略安排。但這一定是在美國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運作。因為,油價上漲對美國經濟也有影響,美國有自己的計算方法,可以算出美國最高可承受的油價水平,只要沒有超過警戒線,美國就可以放任油價,用以遏制戰(zhàn)略對手的經濟發(fā)展。
那么,現(xiàn)在的高油價是否已經超過美國的承受范圍?7月27日,美國聯(lián)邦儲備委員會發(fā)布報告認為,盡管近來世界石油價格飆升,但美國經濟的增長依然有力,國內通貨膨脹壓力不大。美國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消費者乃至美國整體經濟對高油價承受能力已較以前有很大的增強,例如,美國消費者購買能源的花費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1981年的8%以上下降到今天的5%以下,能源在美國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也從1981年的14%,下降到今天的7%。
橫向來看,美國國內的油價是西方國家里比較低的,世界上價格最高的荷蘭,每升油價高達1.75美元,相比之下,美國普通汽油的價格才約為每升0.75美元。
可見,油價還是在美國可承受的范圍內,所以,如果高油價是美國的戰(zhàn)略安排,今后的價格還將繼續(xù)飆升。
那么,美國放任的高油價真的會套牢中國經濟嗎?
當然不,記者從專家口中獲悉,粗略來看,中國的能源比例煤占70%、石油僅占30%。即便由于油價上漲給中國經濟帶來影響,但石油是上游產品,它的漲價必定造成下游產品的漲價、運費的提高,這必定造成中國出口產品價格的提高,也就是中國將通脹的壓力轉移到了出口上,在中美經貿往來如此密切的情況下,美國給中國經濟的枷鎖,歸根結底還是會反過頭影響到美國自身的經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