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總市值25日達到2142億美元,成為全球排名第三位的上市銀行,僅次于花旗集團和美國銀行。有分析指,這不僅說明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良好前景,看好工商銀行的未來發展,也充分體現了工商銀行優秀的成長性。
新華網報道,2142億美元的總市值是按照中國工商銀行25日A股收盤價5.21元人民幣,和22日H股收盤價4.4港元的股價計算。按照最新的收盤價計算,目前花旗集團的市值為2680億美元,美洲銀行為2396億美元。
新華社引述專家認為,中國工商銀行自10月27日上市以來,股價一路穩步上揚,帶動其總市值一路攀升。
專家同時表示,作為一家剛剛完成股改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要想成為世界一流的商業銀行還面臨著重大挑戰。工商銀行還需要在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產品開發等領域進一步努力,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業績增長,這樣市值才能穩步攀升。
中國工商銀行10月共集資219億美元,創下全球集資額最高紀錄。
作為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工商銀行是首家實現A股與H股同步發行、同步定價、同步上市的企業。
中銀國際行業研究員袁琳稱,工商銀行是目前國內銀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個代表。
中信建投行業研究員佘閔華指出,“兩法合并”草案提交審議,受益“兩法合并”,銀行業凈利潤增長幅度可能超過10%,是所有行業中收益最大的群體。而作為國內銀行業的龍頭,工商銀行無疑將是行業中的最大受益者。
此外,一位業內人士還指出,人民幣升值長期遠景依然存在。目前工商銀行在國內人民幣資產規模最大,因此受人民幣升值的利好影響最大。這些都激發了市場進一步做多工商銀行的熱情。
中信建投的研究報告指出,工商銀行股價上漲和三個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工商銀行綜合經營業務的加速,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不僅不會造成其銀行業務的萎縮,反而加快了其業務構成的轉型。其次,海外市場的拓展和銀行業的開放將推動工商銀行發展戰略進一步得以完善。而隨著國內金融環境的變化以及稅收等的改革都使工商銀行的股價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不過也有一些機構紛紛質疑此次工商銀行漲停的“非理性”。
“這就是非理性的炒作。”一位基金經理25日表示,工商銀行和中行名列他管理的基金的重倉股前十位。
“這種漲法實在看不懂。如果說內外資企業合并所得稅率為25%,對工商銀行是一個刺激,但這個刺激是普遍性的,其實前一段時間我們已經把這部分稅率改變帶來的影響,加入了預期。”一位機構投資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