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中央銀行頒布限制銀行資金流動的新規定后,泰國股市19日盤中重挫10%,在一度暫停交易后,市場的憂慮不但沒有緩解,重新開盤后跌幅反而擴大至13%。亞股受此消息波及,全面走跌。摩根大通駐香港的亞股策略師Adrian Mowat表示,泰股崩跌后,市場普遍的疑慮是,下一個可能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或韓國。
為壓抑泰銖升勢,泰國央行命令所有銀行19日起需將三成流入的資金轉為泰銖的資金死鎖一年,一年后始能解凍,投資者若在一年內提取資金,需支付大額罰款。這項規定嚴重沖擊了股市。開盤后賣壓傾巢而出,盤中急挫逾10%,泰國交易所(SET)在當地時間11:30宣布暫停交易三十分鐘。不過在恢復交易后,情況未見好轉。截至當地時間12:30(北京時間13:30)止,泰股SET指數狂瀉96.24 點,跌幅達13.17%,報634.31點,創三十一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泰國458檔交易的個股中,只有四檔走強。該國最大的公司PTT Pcl盤中大跌7.1%,至208泰銖,泰國最大的銀行泰國銀行崩跌13%至107泰銖。
依據SET規定,股指下跌達10%時,暫停交易三十分鐘;若跌幅達20%時,則將暫停交易六十分鐘。
對創下近三十一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的泰股,東京Daiwa SB Investments Ltd的資深策略師Soichiro Monji 表示,受到泰國央行發布有關外資投資該國的最新限制,投資人已經認知到風險的存在,投資人可能會從開發中市場轉到其它較安全的市場。
據悉,馬來西亞吉隆坡綜合指數當日盤中大跌1.7%,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綜合指數驟降1.6%,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急跌1.6%,菲律賓指數急跌1%,韓國股市亦彌漫審慎氣氛。韓國股市周二收跌0.4%,至1427.76點,由七個月高點回落。另外,因投資者借機鎖定獲利,泰股重挫也導致香港股市周二下跌。
為防范一旦資金抽走,引發新一輪金融危機,泰國央行18日出手,頒布新例壓抑泰銖升勢,所有銀行19日起需將三成流入的資金轉為泰銖的資金死鎖一年,一年后始能解凍,投資者若在一年內提取資金,需支付大額罰款。
受消息影響,泰銖19日盤中大貶1.5%,至36.08兌1美元,為19日全球波動最大的貨幣。
分析師表示,泰國央行方面動作相當激進,當央行決定要保留資金時,事態想必非常嚴重,“這將會幫助泰銖的匯率踩下煞車”。
對此,泰國央行副總裁Atchana Waiquamdee19日表示,泰國央行此前執行的對大部分流入資本扣留30%的措施導致泰國股市19日早盤下跌,但迄今為止還沒有跡象顯示該國資本正在外流。
Atchana稱,今年前十個月共有大約130億美元流入泰國,其中20億美元流入股市,30億美元作為海外直接投資,另外有5億美元流入債市。她指出,泰國央行也不清楚剩余資金去向何方,但目前這些資金仍在泰國境內。Atchana說,扣留部分流入資本的規定僅執行了半天時間,現在判斷這項措施是否過于嚴厲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