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表示,美國政府收購國內金融機構股權的方案將向包括銀行在內的眾多金融機構敞開大門,以“盡快并有效地”幫助這些金融機構獲得緊急融資,填補它們從私人資本進行融資后依然存在的缺口。
保爾森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政府正推進購買金融機構股票的戰略……”這標志著美國政府自“大蕭條”以來首次采取類似于“大蕭條”時期所采取的購入銀行股權的措施。
上周獲美國國會通過的7000億救市方案將用于收購金融機構手中的不良資產。但收購不良資產的過程較為復雜,時間也較漫長。因此美國政府想出通過購買股權馬上為金融機構注資的輔助辦法。這將有助于提高銀行的借貸實力,直接緩解銀行間相互拆借的憂慮,讓銀行恢復更多的正常貸款活動,避免企業和民眾日常生活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奧麥提出新主張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10日各自提出新的經濟政策主張,以期吸引選民。
奧巴馬提議設立一項向小企業提供長期貸款的計劃,并稱這將有助于緩解由于金融危機而加重的失業問題。他說,這項計劃還將取消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資本利得稅。他還呼吁兩黨放棄經濟理念分歧,本著務實態度解決問題。
麥凱恩則表示,他將改變聯邦政府的一項政策,暫時允許年齡在70歲半以上的美國人繼續用其退休基金賬戶中的錢持有股票。他宣稱,此舉的目的是在金融市場動蕩時保護老年投資者的利益。他還重申了他在7日晚與奧巴馬辯論時提出的由政府出資買斷美國老百姓房貸壞賬的計劃。
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政策已經成為美國大選的主導議題并日益突出。在距大選僅有3周半之際,奧巴馬和麥凱恩加緊了在經濟議題上的爭奪。民調顯示,自美國發生金融危機以來,在民調支持率上,奧巴馬擴大了對麥凱恩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