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外力:股市謹慎樂觀的“支點”
雖然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仍不容樂觀, 但在四季度支持股市謹慎樂觀的理由就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A股市場估值水平逼近歷史最低位, 二是在改革開放30周年和17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關鍵歷史時期,政府刺激經濟、 救援股市樓市的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這將逐步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
雖然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仍不容樂觀, 但在四季度支持股市謹慎樂觀的理由就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A股市場估值水平逼近歷史最低位, 二是在改革開放30周年和17屆三中全會召開的關鍵歷史時期,政府刺激經濟、 救援股市樓市的政策有望陸續出臺, 這將逐步扭轉市場的悲觀預期。
未來積極財政政策的兩大路徑,一是減稅(個人所得稅、流轉稅制改革)刺激消費和技術更新,二是加大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投資,鐵路和軌道交通、災后重建是重點,財政對于“三農”問題的支持力度也將加大,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宅基地、林地等土地使用權流轉將造就農民的財富效應, 從而強烈地刺激內需啟動。
中級反彈行情目標2800點
目前全部公司PE低于2005年千點時的水平, 估值風險的充分釋放是政策救市的基礎條件, 當上證綜指處于2000點時, 該條件基本具備。 從產業資本和私人股權投資的估值標準來衡量,10~15倍PE和1.5~2倍PB將使得實業資本和金融資本之間的套利空間消失, 我們預計未來半年,這種均衡將到來。
匯金增持三大銀行股可視作“準” 平準基金入市,1800點成為階段性底部基本確定, 但在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和宏觀經濟下行以及企業盈利下滑的壓力下, 反轉可能性不大。 建議在市場反復中采取逢低增倉的防御策略, 在2000~2200點一帶低吸估值風險釋放后的優質消費股、超跌央企、國企股以及PE回落至15~20倍的成長性公司; 刺激經濟和股市的利好政策有望繼續出臺,“脈沖” 有望因投資者預期改善而演變成為中級反彈行情, 目標為2800點。 行業配置策略以價值型防御為主, 均衡配置估值充分反映趨勢下行風險的行業, 重點關注流轉稅制改革對于先進制造業帶來的機會,以及投資拉動、需求趨勢向好的領域,包括鐵路與軌道交通建設、通信、 新農村建設和災后重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