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張溫(化名)上班就是睡覺,按他的話,這是放松、調整狀態。而往年這個時候,他幾乎天天加班。張溫是房地產中介公司的資深經紀人,一場金融風暴,徹底澆滅了買房人的信心,他的業務受到沉重打擊。《每日經濟新聞》對上海樓市調查發現,從購房者到開發商,再到房產中介,均受到了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
購房者
減薪潮逼退購買力
這些急于拋售樓盤的業主絕對不是短視的傻瓜。種種跡象表明,美國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了國內。很多外資企業不但停止了擴大規模的計劃,更通過對員工減薪酬、降福利的方法,確保公司能夠安然“過冬”。
陸家嘴高檔樓盤業主的感受可能最為深刻。上海中原高檔住宅部經理李正駒透露,一些外企給予員工的租房津貼縮減明顯。陸家嘴某家外資金融企業,將公司高管的租房津貼由每月15000元,調低到8000元。
受到沖擊的還有國內的部分貿易公司。不少在滬設有辦事處的內資貿易企業,下調了駐滬高管的租房津貼,由原先每月9000~10000元,下調至8000元/月。浦東的仁恒濱江花園、世茂濱江花園等高端樓盤已經出現租金下跌的情況。中原地產浦東別墅組負責人王艷偉透露,那些主要租住別墅的500強企業高管們目前也開始下調他們的租房預算,整個高檔住宅租賃價格下滑了5%左右。
仕邦魏理仕資深董事張青透露,很多中低職位外籍員工以及已簽租約但尚未移居上海的職員中,發生大量退租的事件。一位在惠普任職的IT專家就后悔不該在今年初買房,隨著全球經濟的降溫,未來他的收入也有可能下降,可能無法應付月供。他因此打算,明年延長還貸時間,從原來的15年還貸,調整到30年還貸,以減少每月的還貸支出。
企業
大量放棄租、購寫字樓
相對于個人縮減租、購房預算,企業縮減規模對樓市的沖擊更大。高力國際大中華區業主服務區域董事劉小華稱,目前寫字樓市場已由出租方市場,變為租賃方市場。
浦東、浦西一些高端寫字樓的業主態度開始軟化,愿意提供比較具有競爭力的租金及較彈性的條款,以爭取優質租戶。因為外資公司在擴租寫字樓的計劃上有所減緩,比如整個審批流程要比以往更嚴謹,所需時間更長。一些企業在寫字樓租約到期后,選擇不再續租。這使得歷來滿租的上海寫字樓,尤其是甲級寫字樓市場出現了較高的空置率。仲量聯行的數據顯示,浦東寫字樓租金下降7%。
許多跨國公司迫于總部的壓力,開始縮減新員工招聘以及辦公室裝修的預算。有跡象表明,許多租戶開始選擇續租以留在原來的辦公樓。由于市場轉向租賃市場,預計租戶可以擁有更好的談判條件。縮水的預算使越來越多的租戶開始考慮租金較低的非中心商務區的甲級辦公樓,其每平方米的日租金約為5~6元人民幣。
中原地產研究辦公樓的分析師徐珊珊透露,不僅僅是涉外的甲級、超甲級寫字樓有退租的情況,一些面向國內企業的寫字樓,也出現了退租。靜安寺附近的中華企業大廈,就有個別小公司由于無力承受租金而提出退租。
即使受金融危機影響不深的企業,也因預判未來經濟狀況不佳,而選擇放棄租賃、購買寫字樓。深圳康佳便是其中之一,該集團有限公司營運管理中心總監孫文博昨日透露,康佳在花草投資建設廠房時,曾經有機會獲得一塊土地建辦公樓自用。但由于金融危機的發生,康佳放棄了這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