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翔鴻 來源:燕趙都市報
現(xiàn)代流通紀念幣花錢不多升值可靠,很快成為工薪階層投資收藏的一個重要選擇。流通紀念幣領域雖說不像古玩那樣假貨遍地,但也絕非一片“凈土”,在以往的錢幣鑒定活動中,常見的“普品”真實程度還可以保障,“珍”、“稀”的佳品則很多都有疑偽的跡象,有的甚至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偽品。面對越來越魚龍混雜的紀念幣市場,收藏者如果沒有鑒別錢幣真?zhèn)蔚谋绢I,很容易買上假貨而給自己帶來經(jīng)濟損失。
假紀念幣有它滋生的土壤,當前收藏現(xiàn)代流通紀念幣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人民銀行發(fā)行的紀念幣因為供不應求,所以價格也一路攀高,也使得作假者乘虛而入。投資收藏流通紀念幣多年的我省藏家邊先生告訴記者,剛開始,由于偽品制作質量較差,收藏者識別起來還不難,后來,電火花自動開模技術被作偽者掌握了,偽幣就不容易分辨出來了,甚至用放大鏡也難找到差異。
不過,如果你掌握了紀念幣的制作奧秘,真?zhèn)螏艆^(qū)分起來也并不難。邊先生介紹說,一件外形、圖案和文字完全相同的偽品,要想鑒別它,首先要從紀念幣材料上找“突破口”。作偽者能用現(xiàn)代開模技術制作紀念幣,但無法搞到紀念幣材質的配方,如真品的材料是包銅,偽品材料是鎳銅合金,真假幣雖從表面上難以看出區(qū)別,但輕輕敲打時發(fā)出的震蕩聲音差別比較大,真品拖著長音,偽品發(fā)音比較短,大約只有真品的三分之一;有的紀念幣真?zhèn)尾馁|相同,單從聲音上無法分辨真假,這類幣的分辨方法可以觀察圖案的光澤度,真品采用特殊的技術,使圖案表面呈現(xiàn)亞光,而偽品的光澤度沒有亞光感覺,光澤度比較強烈;還有一點比較重要,選擇流通紀念幣,一定要到人民銀行批準的專門商店購買,這就等于在流通渠道上為自己加了一道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