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志良 尹忠祚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統一全國貨幣的基礎上,于1950年開始醞釀,1951年確定新貨幣設計方案,1953年印制完成,故第二套人民幣亦稱“五三版”人民幣。這套紙幣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共有主輔幣11種面額,13個品種,15種版別(詳見下表)。其特點表現為:
主題鮮明,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
第二套人民幣的主景圖案從壹分到拾元券分別為:汽車、飛機、輪船、拖拉機、火車、水電站、北京天安門、延安寶塔山、井崗山龍源口、各民族大團結、工農聯盟。其內容體現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風貌,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和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主題思想。她不但徹底清除了舊中國通貨惡性膨脹給中國人民生活帶來的陰影,還標志著中國貨幣制度的完整統一,在人民幣發展史和新中國金融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設計新穎,印制工藝先進,體現出濃郁的民族風格
第二套人民幣首次在票面上同時采用了漢、維、蒙、藏四種民族文字。鈔票式樣還打破了中國紙幣歷來以四邊框固定的格式,擇取了左右花紋對稱的新格局;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第二套人民幣的整個票版由著名畫家羅工柳、周令釗等多人會同印鈔廠設計人員共同設計,并得到了周恩來、陳云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和重視。他們親自審查了整個設計方案,提出了許多具體、寶貴的修改意見,從而使第二套人民幣的設計主題思想更加明確,印刷工藝更加先進,主輔幣結構更加合理,圖案色彩更加新穎。因此,在其發行后,立即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實踐證明,第二套人民幣已成為我國第一套品種齊全、序列完整、風格獨立、技術精湛的貨幣。
市場贗品少,是較好的收藏品種
第二套人民幣采用星水印、國徽水印,從水印標識上看,紙分幣皆無水印。另外,除五角券分星水印和無水印、深棕色伍元券分空心星和實心星水印,黑色拾元券為固定國徽水印外,其余各券全部為空心星水印。前蘇聯代印制的深綠色叁元券、醬紫色伍元券和黑色拾元券,鈔券紙張采用棉纖維鈔制,手感柔軟、厚實,具有良好的防偽特征。加之面額小,造假代價高,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第二套人民幣假幣很少,廣大收藏者可放心地購買、收藏。
市場存量少,較為珍貴
第二套人民幣于發行9年之后的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了《關于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決定從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由前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叁元、伍元、拾元券,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從1967年12月15日起到1976年12月,銀行只收不付的有壹角券、貳角券、紅壹元、黑壹元和貳元券。從1999年1月1日起,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硬分幣除外)在市場流通,第二套人民幣已基本完成她的歷史使命。由于“蘇三幣”早在1964年5月15日就已經停兌,當時人民生活尚不富裕,收藏意識不強,市面上的大部分紙幣被銀行收回銷毀,加上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其存世的數量極少,品相完好、完整配套成冊的就更顯珍稀了。
價位適中,升值潛力大
退出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只是失去了它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職能,但其作為一種特殊又鮮明的時代遺物,必然具有較高的收藏和研究價值,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增值潛力。鑒于此,許多有遠見的收藏家和投資者早已看好第二套人民幣的收藏前景,并且開始了有意識的收藏。目前,前蘇聯代印制的黑拾元券新券價位在2萬元以上,叁元和伍元券價位在2000元左右。
隨著百姓收入的提高,人們的收藏意識越來越強,投資越來越大,人民幣的收藏隊伍也隨之擴展,社會需求量不斷增加。而第一套人民幣因為離我們太遙遠,許多珍品已高不可攀,人們只好望幣興嘆。第三、四套人民幣又距我們生活很近,信手拈來,這就顯得不那么珍貴了。第二套人民幣正處于二者之間,高又不是高不可攀,低又不是低不可見,而且還有較大的升值空間,所以對很多收藏者吸引力極大。
來源: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