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8年3月下旬出版的第六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20044418484976.jpg
一說起西藏,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起被譽為“西藏真正的寶庫”的布達拉宮。作為自治區(qū)系列流通幣的首枚,“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紀念幣用一種恢弘龐大的氣勢向我們揭開了布達拉宮神秘的面紗。
從立意上,這枚幣的主題定位是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西藏自治區(qū)是民族自治區(qū),在中國的西南部,簡稱“藏”,位于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由于自然條件比較嚴酷,特別是由于農奴制的長期統(tǒng)治,西藏的各項事業(yè)一直遠遠落后于中國其它省區(qū)。1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正式成立。50年代修筑了川藏、青藏、新藏三大公路干線,后來又修筑了滇藏、川藏南線等公路,基本建成了以拉薩為中心的公路網。自治區(qū)成立以來的20年中,西藏的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西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家庭中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要表現(xiàn)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年來所取得的光輝成就,宏揚民族大團結,特別是體現(xiàn)西藏當?shù)貪夂竦拿褡屣L情,所以把布達拉宮作為表現(xiàn)主體是非常切題的。
“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紀念幣于1985年9月由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幣正面依循國家法定貨幣的設計慣例,采用了國徽正面像,背面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西藏自治區(qū)首府拉薩市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的布達拉宮外景。
有必要解釋布達拉宮嗎?這座猶如萬道光華,照亮了古城拉薩的偉大建筑,被世人視作西藏的象征。它矗立在拉薩這片河谷中心的瑪波日山上,在每一個觀者的眼中,都具有令人震撼的魅力。據(jù)記載,布達拉宮收藏的經書和歷史文獻多達成千上萬卷,許多都是用金粉、銀粉、綠松石粉和珊瑚粉撰寫的;還有不少存放貴重物品的庫房,精心保存著西藏各個歷史時期的工藝品、繪畫、掛毯、塑像以及古代的盔甲等文物,無一不是無價之寶。
“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紀念幣的設計,首先涉及的就是構圖問題,在直徑僅30毫米的圓面上把這么一篇鴻篇巨制容納進來,談何容易,在充分考慮到浮雕縮小后的視覺效果和圓形構圖特征,宮殿之間距離相對緊湊,布達拉宮形象在圓形構圖中雖然比例縮小,但是從視覺效果上來看,顯得更加宏偉壯觀,包括山體、樹木等環(huán)境內容也作了很好的配合。欣賞著幣面,就不由想起在20世紀初,一位英國記者初進拉薩時,遠望“在陽光下像火舌一樣閃閃發(fā)光”的布達拉宮,惟有感嘆:這“不是宮殿座落在山上,而是一座也是宮殿的山。”在紀念幣上,貨幣浮雕用強烈壓縮的體積來表現(xiàn)這座“也是宮殿的山”,設計者充分運用了各種浮雕處理手法,利用金屬本身的折光和黑白關系,逼真地刻畫了這樣一座祥和、美麗、圣潔的雪域高原恢弘圣殿。
在西藏民間曾經流傳著一首歌謠:布達拉宮的金頂上,升起了金色的太陽…….欣賞著幣上的布達拉宮,仿佛看到了飄蕩的經幡、黑鷹盤旋的天葬臺、叩長頭的信徒,還有永不停止的轉經筒。西藏,遙遠而神秘,是我們心目中永恒的精神宿地,也由此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民族大團結背景下的自治區(qū)建設讓這片古老滄桑的土地煥發(fā)出更燦爛的光輝,經濟建設的發(fā)展是為了更好保護民族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布達拉宮代表著不僅是深厚的藏傳佛教傳統(tǒng),更是悠遠燦爛的藏族文明,它不僅屬于西藏,屬于中國,更屬于全世界。
錢幣藝術就是這樣一種神奇的藝術形式,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原本是一個非常嚴肅莊重的題材,但是設計者在狹窄的選題范圍和布局中,把這個題材的內涵深入而透徹地挖掘出來,政治題材也可以用一個很浪漫很藝術的方式來表達,這枚紀念幣的藝術魅力恐怕就源于此。
“西藏自治區(qū)成立20周年”紀念幣是一枚銅鎳合金流通紀念幣,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