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8年3月上旬出版的第五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央行已于2008年1月16日發行2008年賀歲戊子年普通流通紀念幣一枚。該紀念幣從構思、設計、圖案等,都與前期已發行的生肖流通紀念幣接近,充滿喜慶歡樂的祥和氣氛,符合全國人民祈求福、祿、壽、喜、財和平安健康的愿望,讓錢幣收藏愛好者和全國人民共享一個快樂心情。
中國的生肖文化不僅隨著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播到周邊國家,連遠在萬里之外的巴西、澳大利亞等國也紛紛鑄造生肖金銀幣來中國金銀幣市場分一杯羹。生肖文化與中國的農歷歷法相對應,突出的是天干地支排列學說,最小公倍數為60年開始另一個周期循環。生肖文化又衍生出對人生、命運、禍福等種種猜想,和吉普賽及西方的星座學說相接近;生肖文化又可與中國的春節、中秋、端午、乞巧節等傳統節慶文化相媲美,就像周邊國家搶注中國的節日文化遺產項目一樣,被全世界華人所聲討。既然生肖文化和農歷相關,嚴格地說,應該在農歷的正月初一發行新的一年屬相紀念幣,以增添春節新年的氣氛。流通紀念幣因為發行量大于金銀幣發行量近300倍,也是公眾接受信息最廣的一種宣傳媒介,也等于1000萬個以上家庭可能接受錯誤的信息,尤其當下的青少年對祖國傳統文化了解較少,慢慢地他們可能會混淆生肖和公歷,使獨有的中國生肖文化受到沖擊。
金銀幣品種中的生肖金銀幣,以及金銀條中的生肖金銀條的推廣發行中,都在公歷年轉換之際就相繼推出新的生肖品種。雖說經濟利益問題才是隱藏在文化遺產問題背后的那雙“看不見的手”,但在市場機制運作下,還是必須尊重、愛護、保護好本國有限的文化遺產,無序的無限競爭到最后破壞了傳統文化遺產,變味的文化又有誰來品嘗呢?真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都不尊重、不保護、不愛護,給別人拿去申遺時才想起要爭回來,丟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是我們自己的尊嚴和文化。
一個國家,只有她的文化和歷史都活著,這個國家才活著。今年又得知提前發行生肖普通流通紀念幣,是否會造成混淆傳統文化中的時空概念的結果呢?筆者認為這樣做起碼是不恰當的。如果幾十年的傳統文化內容都可以隨意修改,又何謂傳統呢?隨著歷史前進的步伐,傳統中的糟粕當然應該舍棄,但對于精髓的民風民俗,還是多些尊重為好。時過6年,現在提出來給各位有識人士討論指正。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精制猴.jpg
![dvubb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8-3/2008338432713822.jp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精制羊.jpg
![dvubb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8-3/2008338433383256.jpg)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豬賀歲幣.jpg
![dvubb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8-3/2008338433911999.jpg)
作者為常州金店有限公司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