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羊幣--生肖龍頭嚴重底背離
普通羊幣作為后期紀念幣中唯一可以稱為龍頭的品種在,精制羊的耀眼奪目的光芒中,扮演了默默無聞的角色。難道普通羊幣就應該比精致幣低那么多嗎?
看到建行紀念幣的的普幣與建行普幣的市場表現了嗎?建行的市場表現是20年的市場大浪淘沙,最后有市場篩選出來的品種,為什么普通幣有幾百萬的量卻比精制幣價格高?(這里沒有貶低精致幣的意思)
精致羊可以漲到1000塊,我堅信,但是普通羊就不會漲嗎?
當初精致羊與普制羊的價格比從40:13=3:1左右到現在的250:10=25:1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普通幣會跟隨精致上漲,至于空間嘛,如果精致羊到了1000塊,那么普通羊想象空間將徹底打開
2----試論羊幣在流通紀念幣中的地位
昨天發了一篇個人感想《 為什么主力一直拉高建行?》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共鳴與探討,也有少數朋
友對羊幣的未來產生一些質疑。我想在就羊幣的過去、現在、未來做一下探討。說的不當之處還請
大家見諒。
羊幣是否具有成為龍頭的屬性,我們可以從過去的幾年后期的紀念幣混戰中得出一定的結論。
紀念幣有與郵票版塊連動的特性,一般每次郵票版塊啟動行情就會有紀念幣的表現。
01年、03年、06年的行情中都有紀念幣脫穎而出,當年的敦煌、西藏、辛亥、羊幣、猴幣等都
作為一定階段的龍頭品種成為大家的記憶。然而在塵埃落定后,現在紀念幣版塊新出來的品種已經
難以成為龍頭品質了,例如新發行的狗幣。沒有在10元以上幾天就一頭載了下去。生肖紀念幣從皇
帝的女兒不愁嫁淪落到成為灰姑娘的同時也將<銀行主力>每年靠生肖高開獲取超級利潤的一并美夢
粉碎。
說起生肖大家因該清楚,自從羊幣的出現已經成為每年紀念幣的熱點品種。至于為什么在一些
如西藏等品種的熱鬧過后,銀行發出羊幣,個人認為也是銀行為了更好的讓新幣高開獲取超級利潤
的工具。君不見自從羊幣的出現,才讓紀念幣的一些垃圾題材品種面市就翻了面值的數倍。后面的
猴幣也同樣是為了當年其他垃圾幣順利高開的工具,依次類推,雞幣也讓當年的垃圾幣如人大之流
的高開到面值以上2-3倍。
本來這種手法是銀行主力是玩的屢試不爽的但是今天狗幣卻成了萎狗,新發行的狗幣。沒有在
10元以上幾天就一頭載了下去。連狗幣都如此,那么估計年內的其他紀念幣就難以高開了,估計接
近面值都有可能。于是主力使出了殺手簡,不斷的拉高建行來給幣民以希望,可以卻換不來狗幣的
半點反應。
在投機投資市場,要想在權利階層把持的領域里投資獲利,必須抓住他們的軟肋,就如打蛇大
七寸一樣。在郵票里抓金猴、金幣里抓彩金虎,長期持有這些權利階層給百姓希望的品種就是抓住
了七寸。一般來說這些可以長期持有的品種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能夠引起市場共鳴的品種。
金猴的在郵票里的作用就是20多年來讓給一批批的郵民以希望,讓新票不斷的高開低走獲取暴
利。彩金虎功能相似,為了讓彩金生肖的香火不斷,當局當然要嚴格控制彩金虎的數量,用盡一切
力量將彩金虎托住。不然后面的11個彩金生肖如何發?沒有后面的11個彩金生肖的高開,又如何能
帶動當年的其他幣高開?
于是個人認為,為了紀念幣后8年的繼續暴利,銀行主力因該嚴格控制生肖龍頭的數量,并且在
適當的時候將其啟動,。并長期走高,這樣符合他們的最高利益。現在參與過紀念幣的朋友所因該
做的是,將手里的垃圾幣兌現掉,抓住銀行主力的七寸---羊幣。
如果狗幣一路下跌,跌到4元以下,個人認為羊幣一定會突然啟動。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歡迎指教,真理越辯越明。
3---抓住處于潛伏底中的龍頭,讓主力長期為你打工
抓住處于潛伏底中的龍頭,讓主力長期為你打工
在投資投機市場呆久了,常常發現散戶在投資投機理念上的錯誤造成的幾年如一日的為主力打工,大家可以反省一下,2000年以來大家追過春節小版、跟過雙聯、做過小黃張、玩過如意、套住過大猴、等等不一而足。是否最后恰指一算,幾年來全是為主力打工。
當然也有一批極少數的優秀投資者能夠在大家極度看空的時候買入,短線熱門品種高位出逃而獲取暴利。但是說實話這幾年我在市場里見到的100個人里有1個大獲其利就不錯了。剩下的99個不是大虧就是巨虧,還有不少家破人亡的,還有亡命天涯的.....
但是這個市場里就是有靠長期投資獲取大利潤的,2000年買入猴票的現在起碼有個50%的收益,還可以避免你在別的品種上遭受滅頂之災。
當然絕對不會讓你家破人亡。如果你是個業余投資者,這些品種在低位絕對是很好的長期持有品種。1998年買入彩金虎從面市后的幾百元到后來的5000塊,讓長期持有者獲取的絕對的暴利(估計巴非特也得服氣)。即使在后來的彩金的大蹦盤中,彩金龍可以從一夜之間從皇帝輪為貧民,彩金虎卻不會。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在最高位買的彩金虎,將來絕對會讓你賺。
再給大家說說生肖紀念幣中的羊幣,有人對生肖紀念幣總是懷有這樣那樣的成見,現在的羊幣就是83年的猴票,99年的彩金老虎。那時候沒有幾個人敢買猴票和彩金老虎。現在另外兩個老人家已經高高在上了,就看你敢不敢吃“涮羊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