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3月下旬第六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為加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1998年10月23日發行“中國珍稀野生動物”系列中的第八個品種-《揚子鱷》特種流通紀念幣。
該《揚子鱷》特種流通紀念幣全套1枚,面值5元,重量13.50克,直徑32毫米,厚度2.2毫米,材質為紫色銅合金,質量普制。該《揚子鱷》特種流通紀念幣由沈陽造幣廠鑄造,發行量600萬枚。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北京康銀閣錢幣有限責任公司還同時發行了編號為98-5-1-1,總裝幀量為60萬的同名“裝幀卡”。
該《揚子鱷》特種流通紀念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和“1998”字樣的年號。它的背面圖案為一只將近成年的揚子鱷靜臥在沼澤地上,內緣左上方為“中國珍稀野生動物-揚子鱷”字樣,主圖案的右上方為“5元”字樣。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爬行動物,世世代代生活于我國的長江流域各地,有著比人類更為久遠的古老歷史,其祖先最早出現于中生代三迭紀,距今已有兩億多年,在爬行動物興盛的中生代,曾是地球上的“主人”之一,主宰著整個世界。到7000萬年前的新生代,爬行動物恐龍等大多在地球上滅絕,揚子鱷和其它20多種鱷類一起繼續經歷了爬行動物的衰敗和哺乳動物的興起,成為地球上的幸存者。
揚子鱷別名中華鼉、土龍、豬婆龍,屬于鼉科,學名為 Alligator sinensis。 成體全長可達2米左右,尾長與身長相近。頭扁,吻長,外鼻孔位于吻端,具活瓣。身體外被革質甲片,腹甲較軟;甲片近長方形,排列整齊;有兩列甲片突起形成兩條嵴縱貫全身。四肢短粗,趾間具蹼,趾端有爪。身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部前面為灰色,自肛門向后灰黃相間。尾側扁。初生小鱷為黑色,帶黃色橫紋。
揚子鱷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棲,性情兇猛,以各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和甲殼類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20枚以上。卵產于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具冬眠習性。
揚子鱷產于安徽、浙江和江蘇的交界處。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孑遺物種,它在生理上具有許多殘遺特征,分布上的不連續性也說明了這一點。為了探索揚子鱷的奧秘,我國已建立了揚子鱷保護區和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它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3941138315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39412078879.jpg[/upload]
名稱:《揚子鱷》特種流通紀念幣
發行時間:1998年10月23日
全套枚數:1枚
面值:5元
發行量:600萬枚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3-23 9:42:40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