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蕩出新春意 豬歡人樂賀新年
——“丁亥”年賀歲普通紀念幣賞析
作者:許為民
本稿刊載于2007年3月下旬第六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2007年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向社會公開發行了一套“丁亥”年賀歲普通紀念幣,共一枚,面額為1元,圓形,直徑25毫米,黃銅合金材質,發行數量1000萬枚,與現行流通人民幣等值流通。這是自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羊年賀歲普通紀念幣以來,賀歲系列家族中的第5套紀念幣。
2007年賀歲普通紀念幣秉承了該系列的完整統一性和設計風格,正面內緣上刊“中國人民銀行”,用以體現幣的屬性,以及紀念幣發行及管理的嚴肅性;下刊“2007”年號,用以區分版號;中部為碩大醒目的阿拉伯數字“1”,兩邊分別刻有“元”和漢語拼音字母“YIYUAN”。單從正面看,與現行市面流通的1元人民幣硬幣沒有任何區別。
背面則“別有洞天”。因為是為2007年賀歲紀念主題而發行的,所以其至少要表達出兩方面主題:一是2007年為“丁亥”——豬年的含義,二是我國過的是春節的含義。前者為生肖文化,是中國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和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聯系地一起,每一種生肖都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彌漫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豬在十二生肖中排名最末,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的觀念中,豬則被尊為六畜之首。中國人把握事物好用形象,取諧音,所以認為豬年是個肥年。意味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后者則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至于春節的歷史淵源我們姑且不管,單從季節的變幻來說,春乃四季之首,是大地萬物復蘇的季節,它是祈盼及播種新的一年希望的季節,因此,每到豬年新春相互拜賀時,總不忘互道一句:“諸”事大吉,恭喜發財。筆者臆想,這大概就叫賀歲吧。而在賀歲的時候,人們對后代的祝福及希望尤為更盛。基于此,今年的賀歲紀念幣緊緊抓住了這些所要表現的要素進行了簡潔的構圖。全圖采用三段式結構,前景刻畫一只歡快奔跑的小豬,這只小豬體態肥碩,那豎立張揚的雙耳,那嗷嗷張開上翹的雙唇,配以那精心刻畫的眼神,無不將這只憨態可人的小豬描繪得惟妙惟肖,人見人愛。而這只小豬也仿佛為自己本命年的到來喜得樂不擾嘴,正在向中景中嬉耍的小女孩洋洋得意的訴說著。在左側“丁亥”字樣的映襯下,將紀年的農歷年份交待得清晰明了。與前景小豬“歡”的神態相呼應,則是中景玩耍小女孩的“樂”。那45度角秋千繩的設計,既體現出小女孩玩耍要“動”的一面,也使得畫面動感韻味十分濃郁,了無呆板之感。秋千上兒童微笑的雙眼,喇叭花式發辮的右甩,蕩起的右腿以及揚起的右臂,則將小女孩玩的無憂無慮的天真境界表現得恰如其分。那揚起張開的小手掌,配以左側俯視的神態,也仿佛正在向一路奔跑來的小豬打著招呼:嗨,豬年,你好!賀歲的意境隱約透出幣面。遠景上,右上部兩枝“S”形布滿新綠嫩葉的楊柳枝條的點綴則不由得讓筆者拍手叫好。它的點綴不禁極好地填充了幣面右側的空間,平衡了幣面的重心,同時也借鑒了中國畫意境內蘊的技巧,用發芽的柳枝來反映春天的到來實為巧妙,讓筆者在品賞中不禁想起賀知章的《詠柳》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真是好一幅現代春天童戲圖。從而進一步增添了該枚紀念幣的文化品味及內涵。綜觀整個背面圖案,簡潔而不失韻味,人、景、物搭配有序,透視合理,比例恰當,刻畫精到,稱之為一枚錢幣收藏精品應贊同者眾。
在品賞“丁亥”年賀歲紀念幣的時候,筆者同時翻出了該系列的前4組,賞著眼前黃光閃閃一字排開的5枚,筆者覺得賀歲系列已形成了它獨特的風格,那就是“以人為本”。已發的5組幣均以戲耍的兒童為中心,配以年份的對應生肖、農歷紀年以及我國過春節時的風土、民俗等要素,集錢幣、賀歲和文化于一體,構圖大膽,童趣盎然,充滿著祥和、吉慶、祝福、歡樂的寓意,加之低面值的標注,絕佳的發行時段,受大眾如此歡迎并紛紛納入袋囊中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29393612971.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3/20073229395886552.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