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農民的感性比較----談行業自律、自強
本人對農業的了解始于中美WTO談判,遂關注菜場的農民,再經過期貨的洗禮,終于有點感慨,因為這方面不是我的專業,所以只能談個人的感性認識。
美國有大豆協會、柑桔協會….等等,農民安心種地,勤勤懇懇的讓自己的農作物質量好、產量高。協會是干什么的?他們協會的作用大得很!第一次領教他們厲害是中美WTO談判,這些協會可以左右他們的總統,要求我國開放市場,可以說沒有美國的大豆協會、柑桔協會我們可能還沒有WTO,美國的農產品怎么樣?一個字-------好!當然美國農民收獲也很大,這就是雙贏。
再看我們的農民,實在不知道說什么好,以次充好的有,短斤缺兩的有,賣米的時候上面是新米下面是陳米,賣菜的時候給你包裝袋重一點、弄弄濕,他可以賺點缺德錢,更有甚者搞出什么“毒米”、“毒油”,為了蠅頭小利,不惜背棄道德、以身試法。我愛我的祖國,但是我也羨慕美國的農民大氣、實在。錢就是要明明白白的賺、賺得你心服口服。
我們的錢幣市場從郵幣卡排行的小弟弟,漸漸獨立成長,經營者告別了擺攤搬進了包房,我們的集藏、投資隊伍越來越大,形勢如八、九點鐘的太陽。
這一切既有金幣總公司政策的支持,也有錢幣經營商奮力開拓的功勞,更與普通集藏、投資者的支持分不開。
但是最近有些事情的發生讓人很憂慮,黑客也有、互相攻擊也有、打架也有,因為持倉的不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發生利益沖突,不知道克制、容忍,事實上,每一次的齷齪就是對我們市場的一次傷害。
我誠摯的希望我們的市場大氣一點、俠義一點,也希望某一天我們也會有一個組織---收藏者和投資者認認真真的討論泉識,錢明明白白地賺,告別短視、告別猜忌、告別欺騙,同時行業加強自律,堅決淘汰害群之馬,讓我們的金幣集藏活動真正成為一項事業。
事實上我們手中的資金就是我們的選票,誠信的商人必將越來越受我們的擁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