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數三:抱團出擊,則為廣大中小企業“走出去”提供了平臺。由于中小企業在境外辦廠風險過大,成本過高,于是由一家或數家有實力的企業牽頭在境外設立開發區、工業園,吸引集群入駐。浙江諸暨的越美集團在尼日利亞設立了紡織開發區,計劃引進15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入園,形成從紡紗、織造、繡花、針織到整套服裝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目前已吸引了6家紹興的紡織企業過去投資。今年7月,達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博茨瓦納設立的“達亨·博茨瓦納紡織工業園”正式在浙江省外經貿廳備批。目前,浙江已經擁有4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康奈集團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華立集團泰中羅勇工業園、前江投資公司越南中國龍江經濟貿易合作區、吉利公司墨西哥中國(寧波)吉利工業經濟貿易合作區,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浙江企業投資境外提速,既是長期以來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到渠成的結果,又是當前激烈競爭下的必然選擇。內有匯率、退稅率、稅率、原材料價格、勞動力等因素倒逼,外有反傾銷、反補貼、特別保障措施、337調查、技術壁壘等層出不窮的國際貿易壁壘,倒逼企業實行“走出去”的藍海戰略。
新建投資給浙江企業帶來了兩方面的利益:一、有效規避貿易壁壘。鑫磊公司在意大利建廠,初衷為了規避歐盟今年3月起對中國空氣壓縮機企業征收77.6%的反傾銷稅。二、提升品牌價值。像康奈皮鞋在海外專賣店或專柜的零售價是60-70美元,而中國皮鞋的平均出口價格只有6美元左右。
而海外并購明顯體現出“拿來主義”的優勢。像雅戈爾集團不但得到了分布在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地的14家生產基地,年生產加工能力可達8000萬件,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企業,更重要的是得到了20多個知名品牌的ODM(原始設計制造商)加工業務,Nautica、Perry Ellis等五個授權許可品牌,一個具有數十年經驗的國際品牌管理和設計經驗的頂尖團隊;通達美國數百家百貨公司的銷售渠道及物流系統,這無疑大大完善了雅戈爾的產業鏈條和在全球市場的布局。(記者何玲玲馮源)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