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提要)一對白手起家的創業兄弟,同一個起點出發,卻在通往財富的道路上出現了巨大的差異。兄弟倆的故事互為明鏡,不同的
理財習慣,在時間的長河中竟會造就迥然不同的財富際遇。為什么你沒能坐上財富快車,究其原因,一定是你在理財方面出了問題。
人生財富的疾行道上,總有一些落寞的守候者,他們總在焦急地等待著下一班財富快車,可是卻永遠與財富擦肩而過。
有的人總愛抱怨,財富的奇跡似乎只在別人的身上上演,自己卻連財富的尾巴都沒有抓到。或許機會并不是沒有在你眼前露頭,然而你卻與它擦肩而過了。
要當窮人,還是有錢人?答案似乎不需要繼續尋找。可是為何財富的快車上總是沒有我的位置?是什么讓我總也搭不上財富的快車道?
兄弟倆的財富分岔口
一次聚會,朋友偶爾講起了一對兄弟大李和小李的財富故事。兄弟倆從小在同一個弄堂里長大,后來白手起家,合伙開起了裝潢公司。要說,兄弟兩人在財富的起跑線上真算得上是同一個起點——兩人在公司的股份各占50%,收入也幾乎一模一樣。可是幾年下來,他們的財富差距卻越來越大。小李手上幾百萬的資產,兩套房產貸款也都已還清;可是一起打拼的大李呢,開著跑車住在租來的房子里,資產也只有小李的零頭。
小李和大李,同一個起點,為何卻在財富的道路上出現了這么大的差距?是什么讓小李搭上了財富的快車,又是什么把大李遠遠地甩在了后頭?
原來,兩人的財富之路在各自談婚論嫁之后,走上了分岔口。
大李能掙,妻子也就開開心心地做上了全職太太,不僅如此,小兩口的日子也過得非常滋潤。妻子愛打扮、喜歡消費,LV、Gucci、Prada……,妻子說,用這些名牌貨,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人生。寵愛妻子的大李自然也是一百個支持,開公司收入雖然高,可是全部換作了衣櫥里的名牌貨。可小李卻截然相反,有了閑錢,小李首先想到的就是提前還款。一年多下來,小李的房貸差不多已經還清。
大李和小李的投資故事則更加富有傳奇色彩。2005年,股票市場蠢蠢欲動,大李和小李也加入到了股民的隊伍中,迅速上漲的行情,讓兄弟倆都品嘗到了成功的甜頭。由于平時消費高,積蓄無多,為了迅速擴大戰果,大李堅持賣房炒股,賣掉了一套100多萬的房產進軍股市,自己和老婆住進了出租房。也許是對自己的投資寄予了過高的預期影響了心態,也許是大李的運氣總是差那么一點,大李總是踏錯節點,股市爬上了6000多點,幾番折騰的大李手里還是那100萬元。而被他賣掉的房產,價值倒是節節攀升,很快漲到了150萬元。
可小李卻采取死捂的策略,兩年下來,投入的50萬元變成了200萬元,身價翻了兩番。小李去年又購買了一套房產,資產累計400多萬。正是迥異的理財風格,讓大李和小李走上了財富道路上的分岔口,幾年下來,兄弟倆財富道路上的風景也完全兩樣。
為何總是錯過財富快車
生活就像電視劇,兄弟倆的故事盡管融合了太多戲劇化的元素,可是它所折射的道理,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不都是適用的嗎?也許,我們的身邊并沒有小李這樣的兄弟,但小李的行動卻像鏡子一樣映照出我們理財中的不足,讓我們如此清晰地看到,良好的理財風格和習慣能夠為我們的財富增長帶來多大的潛力。
有的人就和大李一樣,雖然收入高,積蓄卻少得可憐。有的賺得多,用得也多,最后得到的節余幾乎為零。對于處在事業起步階段的人來說,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理解。可是如果收入已經漸進穩定,依然保持著零儲蓄的生活,你就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了。在人生財富的道路上,鳴槍起跑時幾步的差距,或許還能憑著中途的耐力和沖刺時的爆發力盡力挽回。像小李與大李的收入相當,但在名牌包和房貸之間,大李選擇的是前者,小李選擇的是后者。可是如果讓你的財富賬本永遠保持在零的水準上,那你也只能做一個財富跑道上的失敗者,永遠對著財富快車望而心嘆。花銷的日積月累,大李的名牌包在貶值,而小李的資產卻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