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是人生的必修課。最新一份美林公司和法國凱捷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世界財富報告"稱,全世界個人資產超過百萬美元的人數已經超過千萬,百萬富翁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是印度、中國和巴西,分別比2006年增加22.7%、20.3%和19.1%。
該報告預測,即使世界經濟飽受次貸危機拖累,增長形勢難以樂觀,但"百萬富翁"們在2008年的財富增長率仍將達到7.7%。
無獨有偶,波士頓咨詢公司研究認為,中國財富增長最快的富裕階層是那些資產超過500萬美元的個人。那么,這些人財富增長較快的秘訣是什么呢?
對此,"世界財富報告"認為,對財富的有效管理、實現增值是這批人躋身"百萬美元"俱樂部的最主要原因。波士頓咨詢公司同時指出,持有金融資產對近年中國個人的財富增長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財富管理,對于金融資產的投資與增值尤其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現代經濟研究者車耳提出,財富錯覺(Wealth Illusion)的存在使人們高估自己的波動性的預期收入,由此產生了對消費與投資的錯誤判斷。如工資增長與物價增長之間的關系,很多人往往忽視了實際工資的變化情況,僅根據賬面數字的變動來判斷未來的資產與收益,而忽視了實際的財富水平。因而,人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由于所處的外部經濟環境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需要打破"財富幻象"對自己所擁有的財富適時進行評估,不斷調整財富管理策略。2008年有一句話在坊間十分流行,"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你一定要跑過CPI。"這句話所體現的經濟學涵義在于,財富是流動的,財富的價值是波動的,用動態的眼光來看財富管理,就要求在不同的時期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當前,不少人的財富管理意識處于啟萌階段,很多人的投資行為帶有盲目性,對財富管理的目標、路線、期限與路線理解不多,也不擅長選擇合適自己的投資工具。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些人并沒有意識到,財富管理是相伴一生的旅行,不同的人生階段需要不同的投資方案。例如,在參加工作到結婚之前這段時間,人們的家庭負擔相對較小,精力充沛,但是積蓄較少,此時可以將較多的資產用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品種;而到了子女上大學后,伴隨著個人收入接近高峰并且穩定,用于子女的投入也大幅增加,用于風險較高的投資品種的投資比例則要相應降低,轉而增加低風險投資品種的比例;而當子女就業后,其財富管理可采取以現金流入較大的固定收益投資為主的穩健策略。
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