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和訊理財/范尼
學習理財投資
財務獨立還是一個觀念的建立,在實現財務獨立之前還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其中學習理財知識就是最重要且必須的工作。
理財要交給專家?
你的觀念是不是認為
理財只有交給專家才最穩當?一般人真的有必要自己學習理財知識嗎?因為有很多所謂的"專家學者"都強調:「理財的事交給理財專家就好了」,何必自己辛苦面對一大堆看了就頭疼的資料和數字,還不見得有理財專家的成效和專業。
沒錯!把理財交給專家的觀念是正確的,因為專家可全心投入理財的工作中,且擁有較多的資源及工具,可以有效提高你的投資收益,這些的確都是專家理財的優點。但我們自己為什么也要學習理財知識呢?因為在你把錢交給專家理財之前,是不是有信心這個「理財專家」是「真的」理財專家,而且有把握這個「理財專家」會以你最大利益為最終理財的目的,最后還確定會把你所投資的錢在你指定的時候回到你的口袋中。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那么你自己學習理財知識就是必需的工作。
學習理財知識
為什么要學習理財知識?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家萊斯特?梭羅說:「懂得用知識的人最富有」,也就是說明了能否運用知識及掌握技術,是21世紀貧富差距的關鍵。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誰能掌握土地,誰就有錢,例如東方的蒙古帝國、西方的羅馬帝國等;十九世紀末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誰能掌握蒸汽機、煤,誰就有錢,例如當時的世界強權英國、德國及美國等;二十世紀末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前,誰能掌握大規模的資本,誰就有錢,例如二十世紀初的卡內基、20年代的福特、50年代的美國企業及80年代的日本企業等;到了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誰能掌握知識,誰就有錢,例如美國微軟的比爾蓋茲、美國雅虎的楊致遠等。
因此,不論你理財要不要交給專家,建議你多少都要有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因為這些專業知識能使您避免一些理財方面的陷阱,以免辛辛苦苦存下來投資的錢化為泡沫。舉例來說,若你在發生擠兌的金融機構有存款,當發生擠兌時,你只要先判斷兩件事,第一是這家金融機構有無參加存款保險,第二是你的存款有無超過一百萬元。只要你存款的銀行有參加存款保險,一旦發生問題倒閉了,每戶最高有一百萬的保障,也就是即使你在這家金融機構存有幾千萬元,最多也只能要回一百萬元。因此,為了存款安全起見,除了選擇有存款保險的銀行,最好也將超過一百萬元的錢分散存在幾個銀行,以降低風險。你看,如果你本身即具備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是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好處和保障?
培養理財的興趣
至于學習理財方面的專業知識究竟難不難?其實學習這方面的專業知識一點都不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收到許多信息,這些信息經過我們的大腦過濾并組織后,會成為個人的知識留在記憶里,只不過每個人大腦吸收的信息大都是個人所感興趣的;也就是說,縱然有許多信息曾經過您的大腦,但只要不是您所喜歡或有興趣的就不會占據您大腦的內存,于是這些信息就如同船過水無痕般的憑空消失。因此,只要您平時就培養對理財的興趣,多注意相關的理財訊息、多接觸理財團體并參與討論,自然而然的隨時間累積,您也可以輕輕松松的具備理財的專業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