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注意轉變期三大風險
2004-03-12 08:04:3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
3月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的“金融創新與宏觀經濟風險研討會”上表現出憂心忡
忡。他說:
“很麻煩的事情就是不同的社會群體可能對這些風險有不同的態度。而我們在風
險管理上,現在還是處在一個很落后的狀態中。”
在研討會上,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家羅伯特.希勒教授發言時也提醒說,中國的
經濟增長率如此之高,令世界上其他國家都妒忌,而且也超過了所有其他國家。但是
這種高速經濟增長并不能保證永遠繼續下去,而且也包含著非常高的經濟增長風險。
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有非常多的例子,這些國家在高速經濟增長之后有一段相當長的經
濟衰退時期。所以在經濟告訴增長期一定要注意化解各種風險。
有著“學界良心”的吳敬璉說:“我希望媒體不要炒作7%(2004年中國經
濟增長宏觀調控預期目標),而應該關注中國經濟如何防止大起大落,什么樣的速度
才是對中國經濟長遠發展有利的”。
吳敬璉提出,中國現在正處在三大轉變的過程中:第一,正在從農業國轉變為工
業國;第二,從以農村為主的社會轉到以城鎮為主的社會;第三,從計劃經濟轉變為
市場經濟。
吳敬璉特別提到:“我們必須要注意轉變期的風險”,第一個風險,在計劃經濟
條件下國家權力由官員掌握,在轉變階段他們有比較大的可能把原來國家的財產變成
自己的財富;第二個風險,是一定的社會群體普遍嚴重的風險。如“三農”問題,進
城農民工的風險,國有企業老職工的風險,他們是最值得關注的群體。第三個風險,
是國家層面的風險,如經濟波動的風險,金融系統的系統風險等。
吳敬璉認為,有三個最重要的問題急需解決:第一,農村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怎
么建立,現在還只是開始在試點;第二,對于城市國有企業老職工補償問題,從現收
現付到個人賬戶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對老職工要作出補償,這個補償的數額勞動
和社會保障部計算是2萬億。第三,在世紀之交股市危機以后,對運行模式提出的置
疑。“這些都需要抓緊加以解決,否則在轉軌的時候這個風險非常大”。
吳敬璉特別強調,面對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著個人風險(生計和收入的不確定性
)和社群風險(農民、農民工和國企老職工),中國應借鑒歐美的負所得稅,即人們
必須去勞動有收入才能得到負的稅收。這是一種避免使最低收入保障成為給予懶漢禮
物的制度安排,將低保和個人所得稅制度結合起來,建立自己的相應制度。
述評:我們認為,吳敬璉先生所說的三大風險是存在的,對此提出的解決辦法也
是可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