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投資者信心喪失的時候怎么銷售基金?面對這樣一個持續下跌的市場,基金銷售的確碰到了瓶頸。據統計,5月份新成立的13只新基金平均募集金額只有8.53億元,當月基金新增開戶數僅有10.7萬戶。6、7月份基金發行繼續維持平淡局面,新成立的基金規模大多徘徊在5億以下。而且,不少新基金延期發行,戶均認購額居高不下,不少基金接近每戶20萬,投資者結構比例不理想。去年行情好的時候基金火爆需要比例配售,現在行情不好,多數投資者在虧損,基金自然也賣不出去, 誰都無計可施。
關于最近三年市盈率和基金銷售的關系,或許可以寫一本書。去年10月份,市場平均市盈率是50倍,有新基金發行一天的認購量超過600億。今年6月份,市場平均市盈率大約是18倍,廣發旗下新基金廣發核心精選基金,一個月認購量也就12億多,這已經算是近期市場里比較成功的發行了。
但是,我們也不能唯“率”是圖,要是單純地看市盈率,會在不自覺間把我們帶入一個認識誤區。有人動輒將海外成分股的市盈率拿來和我們整體的市盈率相比。其實,市盈率作為經驗統計數據,更多的是反映歷史,未必能很好地揭示未來。因此不少投資者開始使用一個新的估值指標:PEG,即市盈率(PE)/預期的企業利潤年增長率(Growth Ratio),以此更全面地對新興市場股票進行估值。
在股市位于3000點時討論中國股市應該在什么點位,并不比在6000點時容易。比如估值,比如信心。估值永遠隨著信心浮動,這兩者到底誰決定誰總是令人疑惑。
然而,可以確認的是,經過了6000點到3000點的洗禮,現在市場最缺少的就是信心,隨著市場估值水平不斷降低,股票又逐漸變得有價值了。股市總是處在繁榮與蕭條交替的循環之中,蕭條到了極點就會轉向繁榮,或許這一次的蕭條期沒有那么長,我們不知道哪一天機會就會降臨。還是讓我們仔細聆聽投資大師、“股神”巴菲特的至理名言:“我們也會有恐懼和貪婪,只不過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我們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我們貪婪。”如果被恐懼所左右,徘徊在市場大門之外,一味消極等待,其結果可能是白白喪失了良機。
客觀地說,目前股市確實存在著不少壓力,但從總體上看,作為決定股市走勢的最基本因素,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困難只是暫時的和局部的,相信有關方面有決心、有能力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即使現在是股市的冬天,我們也不能離這個市場太遠,因為春天也許正向我們走來!
來源: 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