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江北觀音橋的黃女士是典型的小康之家,夫妻二人均有穩定的工作,女兒正讀高二,家庭積蓄20萬。經過理財團的診斷,按照黃女士目前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方式,要實現"百萬家財"目標,至少需要15年。在經過理財師為其量身定做的理財方案后,黃女士一家實現"百萬家財"目標可以提前整整7年。
本周主角
三口之家年收入10萬元
昨日,黃女士打進商報理財熱線咨詢,他們是一個三口之家,住江北觀音橋,她與丈夫今年均44歲。黃女士在重慶市衡德物業公司上班,丈夫在重慶倫治建筑事務所工作,家庭年收入10萬元,女兒讀高二(18歲),買了1萬元基金,定投500元;理財產品4萬;3萬元活期存款;還擁有資金20萬元。5年前,全款購買了住房一套,去年按揭了住房一套,今年10月交房,每月按揭還款1750元。另外她本人、丈夫與女兒三人購買了保險共計1500多元。想請理財專家為她設計一個理財方案,快速實現流動資產100萬元的目標?
理財診斷
20萬元躺銀行跑不贏CPI
理財師傅琪指出,黃女士家為典型的小康家庭,具備一定的理財意識,但缺乏有效的理財思路和方法。理財安排基本是一種從眾的嘗試行為,沒有合理規劃。目前家庭20萬現金,只是在銀行賬戶中低水平生息,無法跑過CPI。每年家庭收入穩定,將不斷累積現金資產,但家庭資產卻未能很好配置。按目前的情況要實現流動資產100萬元的目標要15年左右。
理財建議
賣房:盤活房產變現金
經過分析,傅琪建議黃女士首先可考慮賣房。目前重慶房產價格穩中有升,二手房交易相對活躍。建議黃女士在2年內出售目前的住房,以盤活家庭的現金流,其房屋已滿5年,逐步達到房屋的價值高點,出售交易較容易,且能免除相關的稅收,以總價大約40萬元左右計算,將為未來理財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
目前黃女士家有現金20萬,可選擇購買股票、股票型基金或基金銀行理財產品,雖然對2008年資本市場的預期有所降低,但A股牛市的基礎仍然未改變,2008年基金投資仍然值得期待;同時應適當配置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在房屋出售后,扣除新房裝修費,基本上可再有20萬資金進入投資。
傅琪建議黃女士做好日常現金支出安排,按目前家庭月收入9000元來算,適當節余支出,除了每月1750元的房屋按揭支付外,每月再節余1000元,在目前基金定投的基礎上增加額度,儲備女兒未來4年的大學教育費用。
保險:分紅險彌補養老金不足
黃女士和丈夫目前已有基本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父母他們供養,女兒教育也需要一筆穩定的資金保證,建議黃女士以父母和女兒為受益人適當考慮一定的綜合意外保障。
因為夫妻雙方已步入中年,身體的健康風險相對增大,處于重大疾病的高發年齡段,應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補充增加考慮重大疾病保障,在社保大病保障基礎上再增加大病保障額度在20萬,整體達到30到40萬水平,不僅為自己準備一筆隨時可急用的醫療現金,也可承受罹患重病所面臨的失業等意外的風險損失。以應對退休后,養老金不足帶來的生活水平下降問題。
理財結果
8年完成百萬目標
黃女士通過房屋出售可獲得現金20萬元左右,加上現有資金20萬元,共計40萬元左右資金,其中,可用20萬元配置股票,另外20萬配置銀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股票型基金。如富國天瑞強勢(基金代碼100022),華夏大盤精選(基金代碼
000011)等;另外3萬元定活期兩便存款保持不變,以建立家庭應急備用金存款;同時每年再從收入中節余3萬元投入銀行理財類產品,每月增加1000元的基金定投。傅琪介紹,通過以上投資組合,黃女士預計年復合收益可達到9%,流動資產100萬元的目標在第8年即可實現,比原來計劃提早7年實現"百萬家財"目標。
同時,黃女士家庭的每月支出安排得更加合理,每月1750元繳納按揭月供、1500元做基金定投、1800元買保險,還剩下3950元做日常生活費,足夠保持小康家庭的一般花銷(如房屋按揭采取住房公積金貸款或支付方式,則可為日常生活再預留更靈活的一筆資金)。(楊道兵 楊雪峰)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