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先生,大學講師工作4年,月收入2500元,年終獎5000元。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小錢,一年的收入不到40000元。無房,存款8000元。
日常生活支出情況如下:
1.住宿方面。由于學校提供住宿,不需要支付房租。
2.飲食娛樂方面。因為還沒成家,一幫年輕同事經常一起出去玩,每月要1000元。
3.女朋友交往方面。每月大概要花銷500元。
4.其他方面。手機費100 元,網費100元,抽煙300元,合計500元。
(注:實際月支出經常突破2000元)
支招:開源節流相結合
IARFC國際財務認證顧問師 郎帥
平均每月賺3000元,柴先生卻花2000元,如果不控制開支一切理財免談。理財有一個重要的范疇,就是年青人要盡量在開源與節流方面找到一個結合點。
1.強制性把消費控制在1500元以內(甚至更少);這樣每年就有大概2萬元的基本積蓄了,留出3個月的花費也就是5000元。存款不多,可統一安排,買貨幣基金或是無手續費的債券基金。
2.不主張用信用卡,卡里現金最好別過1000元。每月收入做基金定投,養成這種零存整取的習慣,額度適合做兩組五百的,看這樣還能不能再有效增加結余;這部分運用技巧是,購買大公司的混合型品種,采用紅利再投資。
3.因為幾乎沒有積蓄,所以現在的理財目的就是用定投的方式攢錢,收入就是以工作為主,還是要多想能在工作上提升的方式;就是說,如果我們把自己的錢合理"消費"在進修上,而進修能為將來更好的提升收入,那這筆"投資"也是最好的組合;按稍好估算,兩年后手頭大概能有6萬元左右吧;如果沒有什么額外收入,又想結婚,那只有調動女友一起努力,個人力量不容易完成目標。
4.保險方面,暫時社保醫療都可以;注意的是,未來結婚時,一定要給自己配備健康險或壽險品種,因為那代表一種責任;消費型的定期品種在有適當額度的情況下,并不會給自己帶來額外負擔。
不論資本市場好與壞,都不要因為急于求成而接觸風險品種,風險品種時間越短越容易讓人失掉基本的控制力;攢錢一定要從省錢開始。
沈陽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