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鼠市,悶。
如果我們要坦率地描述2008年以后的資本市場環境,應該是這樣的:宏觀經濟開始衰減、地緣政治敏感地帶、政策上下其手圍追堵截。難以名狀的迷茫感彌漫四野。豬年,人人可以坐享其成,鼠年,我們只能到處挖坑打洞,打游擊戰,農村包圍城市。這也就叫做題材戰。
5月之癢:題材與權重之間的密語
先來描述這個現象。只要有市場,就會有題材,人總是喜歡熱鬧的。反過來說,價值投資也是題材之一種,我們看到的是,去年下半年大盤藍籌翻云覆雨與垃圾股雞犬升天毫無二致,價值投資妖魔化到此種境地,所謂的題材行情到來再順理成章不過。
現在是題材股的天下,4個月前是,將來一段時間也注定是。從1月15日起,市場出現暴跌,短期最大調整幅度達到21.587%。但充滿題材的農林牧漁、信息設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和輕工制造等行業板塊跌幅相對有限,在-10%以內。98%的概念板塊遠遠把大盤扔在后面,漲幅前20板塊中86%是題材板塊。抓住機會的人,會在*ST長運、中糧屯河、北大荒、復旦復華上改變命運。
歷史的使命就是重復歷史。權重股和題材股總是這個大盤保命的兩端砝碼,他們的配合是天生的。近三年來的牛市,呈現出明顯輪動特征。我們研究比較,2005年6月以來行情歷經6個階段:
2005年6月至2006年5月為普漲階段,并未有明顯的龍頭驅動板塊;2006年5月至2006年10月,題材股大熱;2006年10月到2007年2月,兩輪共驅,地產金融等權重股抬頭;2007年3月至7月為題材股沸騰階段,在此階段權重股集體陷于橫向震蕩調整,體現出明顯的“八二”特征;2007年7月至11月呈現明顯的“二八”特征,其間有短暫的普漲,但權重股無疑壓倒一切;2007年11月至今,題材股當家權重股則陷于調整。
這說明什么呢?題材股炒人氣,權重股扛大盤。但這結論沒什么意思。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大盤風格輪動周期基本上是5個月上下。現今的題材股行情已經持續4個月,看看大盤的政策底若隱若現,我們會覺得上帝的安排還是很有邏輯的。
2008年:題材之年與《論持久戰》
拘泥的人會以5個月把大盤無限量化下去,顯然是刻舟求劍。上述結論的前提是:這一輪牛市啟動以來。這又涉及到A股市場究竟姓牛還是姓熊的問題。與管理層高壓線和利好政策的博弈(包括股指期貨)讓很多人喪失耐心。年初,我們提出2008年是被動之年,職業高手花榮則祭出《論2008年持久戰》,提出今年只能做題材和超跌反彈,忌談偽價值投資。二者是相通的,不確定性的亂世,變被動為主動,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打持久戰,進一步說,是打游擊戰,抓好題材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其實牛熊之爭常常庸人自擾。投資的原始標準只有:成長或拒絕成長。日本牛市的寫照可資借鑒:據中金研究所研究,1985-1987年間是普漲行情,大盤和小盤股票都有很大的漲幅,而在1987-1989年期間權重較小的小盤股題材股漲幅更大。
2008年題材之豐富,本版大圖一覽無余。從市場主力近期的調倉和反向操作看,“先誘多后誘空”過程后方向應逐漸明朗,二次探底后筑成底部,中小盤成長股作為2008年市場偏好品種,漸成越來越多機構和散戶的默契,后市大約會有持續一到兩個月的中小盤題材股牛市,權重股超跌反彈之后,下半年的指數仍然差強人意,但個股機會仍成批出現。但無論何種題材,成長是最大的題材。創投、3G通信、優秀農業概念股、新能源、醫改等都是培養夢想的地方。
道:題材股運行的三條線索
題材板塊來去飄忽,常常無跡可尋,這就要去找“道”,大道。
我們回顧歷次題材股出山之前總會伴隨著對估值的駁論,這實際上是評價標準的失衡。比如牛市第一輪題材行情炒股改。中國式股改的橫空出世,突然擊破了原有的估值體系,原有的僅從行業周期、每股收益等角度出發不切實際,而國外也無成熟方法來解決對價的估值問題。此種情形,投機氛圍濃烈,股改一個炒一個,個股甩開大盤,題材輪動漸成主流。此后莫不如此。而這一輪的題材股出山前后,伴隨的是金融、地產、有色等權重股前景究竟如何究竟值多少的爭辯。反過來,如果市場主流對中石油、貴州茅臺、中國銀行這些股票的估值基本匯合的時候,大概大底就來了,權重股會超跌反彈起來。
但是,是什么導致了對權重股的估值爭論?主要三股合力:上下游不停的價格上漲、從緊的貨幣政策(包括地產調控等)以及次貸危機。這三個要素造成了勞動這一工作中,從原材料、產品價格、勞動力到貨幣本身價格的全線價值紊亂。加之大小非解禁問題,估值越發變得撲朔迷離,眾口難調。如近一周統計數據顯示,盡管金融業的跌幅已經回到牛市所謂的“30倍PE的合理”線之下,但市場基本不買賬,金融業當周減持壓力仍居各行業之首;再如中石油究竟值多少錢,從15塊到30塊,各執一詞。我們統計了前兩月所有題材股的市盈率,發現實在無跡可尋。也就是說,價值投資失效了。
于是,一些最直接的、刺激感官的參數成為投資題材:漲價、受益人民幣升值、受益宏觀政策、受益政治事件等等。這就導出了去年年末以來,題材股運行的三條路線:通脹傳導、政策趨勢、事件主題。